年終歲首,福建各地GDP陸續放榜。從已公布的初步統計結果來看,福建各地的經濟增速有種“強者恒強,弱者還是這么弱”的味道。
2023年福建GDP總量5.4萬億,增速4.5%。多數地市并沒有公布2023年經濟總量,只是在2024年的政府工作報告中提了一下經濟增速。寧德甚至什么都沒提,只在政府工作報告中輕描淡寫提了一嘴:“全市12項主要經濟指標6項增幅全省第1,地區生產總值增幅連續5年全省第1。”
寧德確實有這樣輕描淡寫的底氣。2019年,寧德以9.2%的增速嶄露頭角,從此成為國內城市的標兵。此后從2020-2022大疫三年,寧德繼續以6%、13.3%、10.7%的增速在福建各地市中一騎絕塵。2023上半年,寧德11.1%的經濟增速,甚至比排名第二的上海9.7%還高出一截。以2023上半年的表現,寧德全年繼續保持優秀應該有足夠的底氣。
寧德的崛起受益于立國之本強國之基的工業。寧德不只有一家全球動力電池巨無霸企業寧德時代,還是上汽集團的乘用車生產基地。2022年寧德二產占比高達57.6%,“寧德造”正撐起寧德經濟的大半壁江山。
在已公布增速的地市中,漳州以5.5%居第二位,其次是福州5.3%、南平4.8%、泉州4.5%,莆田4%、廈門3.1%、三明2%。
漳州最近幾年頗有股“黑馬”的味道。漳州2023年前三季度GDP 4215億,增速4.96%,總量居福建第四,排在泉州、福州和廈門之后,增速居全省第三,僅次于福州和寧德。士別一個季度當刮目相看,寧德和漳州都把福州踩在了腳下。
漳州在后疫情時代開始表現出神勇的增長潛力。2022年增速6.9%,2023上半年增速仍然達到6.5%,僅落后于寧德,居全省第二。工業是漳州經濟增長的助推器,漳州目前有四大支柱產業,石化、食品工業、鋼鐵制造和裝備制造。2022年漳州二產增速8.5%,規上工業增加值增速10.2%;到 2023前三季度,二產增速6.2%,規上工業增加值增速8%。
福州的增速加快受益于強省會戰略,泉州的增速放緩與出口疲軟有關,廈門表現不佳則是產業轉型中的陣痛。三明的增速已經多年墊底,經濟總量則已長期居福建倒數第2,僅高于南平。上世紀90年代,三明曾是福建的標兵,被定位為福建重工業基地,經濟總量一度能排到福建第四,2006年起開始排不進前五,此后一蹶不振。2017年,三明被龍巖超越,2021年又被寧德、莆田反超。
新中國成立后決定建設閩中工業重鎮,三明市由此誕生。三明一蹶不振的原因,有分析認為,改革開放后,沿海經濟帶迅速崛起,三明偏安一隅,交通不便,逐漸游離在發達經濟帶之外;三明的產業偏于傳統,并且以國有重工業為主,轉型升級難度很大。而國企占主導的地方,民營經濟經常會缺乏活力,這又導致三明的經濟結構一直較為單一;三明屬于移民城市。剛建市時,來自全國各地的數十萬技術人員和工人是城市建設的主力軍,沿海經濟崛起后,技術人才大量流失,這讓三明的產業轉型更加困難。
從最近幾年的發展趨勢來看,福建的經濟格局正在重塑。或許過不了幾年,福建經濟版圖又會換上一副新面孔,果真那樣也沒什么奇怪,三十年河東三十年河西嘛。
聯系人:李
手機:13658489879
電話:0598-8591900
郵箱:59896898@qq.com
地址: 三明市三元區碧桂園247幢20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