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的幸福生活,一個最重要的指標就是健康。”然而,看病難、看病貴,卻是影響不少人身體健康和追求幸福生活的大問題。
解決這個問題,關鍵要靠改革。但改革要平衡的利益千頭萬緒,如何才能有效破解?
在新時代全面深化改革的大潮中,三明不斷探索、大膽嘗試,敢于觸碰深層次利益問題,以公立醫院綜合改革為切入點,統籌推進醫療、醫保、醫藥“三醫聯動”改革,交出了一份令人矚目的“三明答卷”。
市民在三明市醫保中心駐沙縣總醫院醫保服務站咨詢辦理業務。 三明市融媒體中心供圖
2012年,從整頓虛高藥價、過度診療開始,一場劍指“看病難、看病貴”的醫改在三明打響了“第一槍”。通過改革,三明22家縣級以上公立醫院藥品耗材收入占比由改革前的60.08%下降到2021年的32.26%,老百姓的看病負擔也有效降低,有了實實在在的獲得感。同時,三明大刀闊斧改革醫院和醫生收入分配機制,讓白衣天使在陽光下多勞多得,醫療服務收入占比由改革前的18.37%提高到2021年的41.81%,醫院在崗職工平均年薪從改革前的4.22萬元提高到2020年的13.37萬元。2021年,三明市公立醫院職工滿意度全省第1名、出院患者滿意度全省第2名。
2021年3月23日上午,在福建省考察調研的習來到三明市沙縣總醫院,了解當地開展醫藥衛生體制改革情況,強調指出:“三明醫改體現了人民至上、敢為人先,其經驗值得各地因地制宜借鑒。”還對深化三明醫改、繼續把衛生健康事業朝前發展提出了明確要求。
2021年3月22日至25日,中央、國家主席、主席習在福建考察。這是23日上午,習在三明沙縣總醫院住院樓一層大廳,同醫護人員、患者親切交流。新華社記者 王曄 攝
“一年來,三明推進醫改再出發,著力破解醫改工作的痛點、難點、堵點問題,實施全民健康管護體系完善工程等六大工程,扎實推進分級診療體系建設,在基本解決‘看病難’、‘看病貴’的基礎上,探索解決‘看好病’、‘大健康’問題,努力讓老百姓少生病、晚生病,更好地體現人民至上的要求。”三明市委常委、宣傳部長陳列平介紹說。
如果說醫改是三明的一張響亮名片,那么,林改對于三明這個“八山一水一分田”的山區來說,意義更不一般。
圖為將樂縣龍棲山國家級自然保護區護林員進山巡護森林。 三明市融媒體中心供圖
20世紀80年代初期,三明就開始了“分股不分山、分利不分林”的林業股份合作制改革。2001年,時任福建省省長的習同志把集體林權制度改革作為一項重大民生工程給予特別關注。他到武平縣調研后,作出了“集體林權制度改革要像家庭聯產承包責任制那樣從山下轉向山上”的歷史性決定。此后,三明林改駛入快車道:試行“分山到戶、均林到人”集體林權制度改革,實現“山定權、樹定根、人定心”;探索林業金融改革,實現“林業資源變資產、資產變資金”;進入新時代,全面探索“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理念有效實現途徑改革。
2019年底,三明市試點推行林票制度改革,努力探索解決“錢從哪里來”、“單家獨戶怎么辦”等問題。目前,全市已在11縣(市、區)205個試點村制發總額1.63億元,惠及村民15657戶、65733人,人均獲得現值696元的林票。農民人均涉林純收入占總收入超過三分之一,林農們高興地說:“現在不砍樹也能致富了!”
發放全國首批林業碳票、推出“林票貸”等林業金融產品、成為全國首個林業改革發展綜合試點市……在林改的道路上,三明人堅持問題導向、大膽創新,探索前行的腳步從未停止;從林改、醫改,到教改、國企改革、金融改革、融媒體改革、干部激勵機制改革……三明的改革覆蓋經濟、政治、文化、社會、生態等各領域各方面,從改革中嘗到了甜頭,也增強了進一步改革的信心,形成了改革與發展相互促進的良性循環。
“風展紅旗如畫”。三明市委書記余紅勝對調研組表示,“新時代新征程上,三明干部群眾精神飽滿,感恩奮進,積極投身醫改、林改、鄉村振興、沙縣小吃產業發展‘再出發’等各項事業,堅信按照習指引的方向奮斗下去,努力建設革命老區高質量發展示范區,打造魅力紅色之城、新興工業之城、綠色生態之城、和諧文明之城、改革創新之城、包容開放之城,一定能夠過上更加幸福美好的生活。”
聯系人:李
手機:13658489879
電話:0598-8591900
郵箱:59896898@qq.com
地址: 三明市三元區碧桂園247幢20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