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美特黄特级91欧美特级特黄-欧美日视一级视频免费观看网站-韩国黄色一级大片免费在线观看-美国一级黄色视频-找出美国特级黄色视频-欧美a级成人在线-一级黄色片一级一级一级一级黄片-国产男女做受高潮毛片一级-一级黄片在线试看

您的位置:主頁 > 新聞資訊 > 行業動態 >

行業動態

三明化工廠陜西化建:奮斗七十載 邁向新征程

發布時間:2024-07-03 11:27

  在中國農業“硅谷”——陜西楊凌農業高新技術產業示范區,駐扎著一支被譽為石油化工建設主力軍的地方國有企業——陜西化建工程有限責任公司(簡稱“陜西化建”)。

  七秩櫛風沐雨,七秩春華秋實。從遼寧沈陽成立到南征福建,從轉戰華北再到支援三線建設西遷陜西,陜西化建締造了共和國冶金和石化建設領域的諸多第一,譜寫了一曲“立足石化、布局全國、搏擊海外”的奮斗贊歌,在長城內外、大江南北及“一帶一路”沿線鑄就了一座座鋼鐵豐碑,承建的1200多項海內外工程,合格率均達100%,成為業內知名的大型石油化工施工總承包企業。

  陜西化建的發展史可謂艱難曲折:1951年成立,先后隸屬國家重工業部、冶金工業部、化學工業部;1966年響應國家號召支援三線余次名稱、隸屬變更。

  ——鏖戰東北,締造驕人業績。1951年在遼寧沈陽成立時,陜西化建的前身為中央人民政府重工業部有色金屬管理局第二工程公司。

  當時的新中國百廢待興,陜西化建的前輩們義無反顧肩負起國家工業化建設的歷史重任,在物資匱乏、工具簡單、無技術經驗的條件下,建設者們憑借肩挑背扛,在滿目瘡痍的廢墟上恢復建設起新中國第一座電解鋁廠——撫順三○一廠。

  1954年參與建設的吉林“三大化”項目,是國家“一五”期間156項重點工程之一,1957 年 10 月建成了以染料廠、化肥廠、電石廠為基礎的三大化工廠,豎起新中國化學工業發展史上的里程碑。

  在東北期間,陜西化建還參與建設了中國第一家炭素生產企業——吉林二○一碳素廠、被譽為 “共和國鋼鐵工業長子”的鞍山鋼廠、“共和國功勛企業”本溪鋼廠、新中國第一個大型鋁合金加工廠——哈爾濱一○一廠、新中國第一個碳化硅生產裝置——葫蘆島鋅廠等一批國家重點工程,創造了共和國冶金和化工建設領域的諸多第一,為新中國工業化發展奠定了堅實基礎,得到了黨和國家領導人的認可。

  ——南征北戰,填補多項空白。50年代末的福建依然“手無寸鋼”,工業基礎非常薄弱。1958年,冶金部冶金安裝總公司第八公司(陜西化建前身)干部職工奉命南下,組建福建省冶金工業廳安裝公司進駐三明,拉開三明重工業基地建設的序幕。1959年,三明鋼鐵廠一號高爐煉出第一爐鐵水;隨后第二臺255m³高爐系統48天建成,刷新了全國同類型高爐安裝工期最短紀錄。在福建期間,公司相繼承建了三明鋼鐵廠、三明化工廠、三明焦化廠等50多個項目。

  1963年7月,根據上級指示公司成建制劃轉化學工業部管理,北遷河北保定,參加新中國第一個電影膠片制造廠——保定電影膠片廠建設。生產出中國第一代照相軟片、黑白電影正片、彩正片、民用膠卷等系列產品,開創了我國膠片工業獨立完整體系的新紀元。在河北期間,還建設了北京纖維廠、北京化工廠等一批化工項目,填補了國內多項空白。

  ——西遷陜西,支援三線年,公司奉命支援陜西寶雞氮肥廠建設。在建成寶雞氮肥廠、陜西省化肥廠、興平化肥廠陜西三大化肥廠后,八九十年代又參與建設了南京揚子石化、山東齊魯石化、江蘇連云港堿廠、延安煉油廠等一批石化重點項目。

  西遷陜西后,不但使這個10多年來轉戰祖國大江南北的施工單位,在陜西楊凌扎下了根,而且篤定目標,專注于石油和化工領域項目建設。1970年,化工三處更名為陜西省化工安裝工程處,1973年更名為陜西省化工安裝工程公司,1992年再次更名為陜西省石油化工建設公司;再到2001年改制設立陜西化建工程有限責任公司,化建人站在新的起點上,以構建現代企業管理框架和業務技能提升為導向,搶抓戰略機遇,主動適應市場發展,全面引入現代管理制度和管理理念,企業呈現出蓬勃生機與活力,2002年取得石油化工工程施工總承包一級資質。陜西化建不斷發展壯大,實現華麗蛻變。

  跨入二十一世紀,陜西化建牢牢把握歷史機遇,狠抓管理,夯基礎、練隊伍、強裝備、鑄精品、塑品牌、爭一流,放手搏擊市場,不斷開創新天地。

  ——抓機遇、精管理,提升綜合實力。2006年5月,陜西化建整體劃歸延長石油集團,步入了發展快車道,企業施工規模和領域不斷擴大。2008年12月26日,延長石油集團以陜西化建資產成功重組“秦豐農業”,在上海證券交易所復牌上市,陜西化建的社會影響力和品牌認可度與日俱增。

  進入新時代,陜西化建堅定不移走做強做大做優的高質量發展之路,調整戰略布局和長遠規劃,堅持依法治企、從嚴治企、規范治企,以經濟效益為中心,推進技術和管理創新,全面提升信息化管理水平,深化精品工程創建,落實精細管理措施……這些舉措的實施使得陜西化建從深耕石油化工建設到成為建筑產品全生命周期服務商,發展勢頭強勁,企業綜合實力、核心競爭力、品牌美譽度大幅躍升,成為國內石油化工建設行業的一支勁旅,創造了一系列令人振奮的重大發展成果。

  伴隨陜西國資國企改革加速推進,2019年9月,陜西化建成為陜建控股的全資子公司。近三年(2020年-2022年),面對突如其來的新冠肺炎疫情和日益激烈市場經濟,公司黨委帶領全體干部職工全力以赴抓好項目建設、市場開拓、管理提升等各項工作,公司累計中標272.75億元,完成產值202.39億元,實現營業收入181.86億元、利潤7.47億元,公司生產經營業績再創歷史新高。

  ——強裝備、鑄精品,實施品牌強企。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近年來,陜西化建持續加大裝備機械投資力度,累計投資9.27億元購置了3200噸、1250噸、800噸、650噸起重機及特種設備、壓力管道、鋼結構預制成套設備和自動焊接等裝備,目前擁有各類機械設備5900余臺套,機械裝備能力位居國內同行前茅,公司連續11年蟬聯“中國吊裝十強”。

  以善建之魂創建精品工程,打造建筑周期全產業鏈。陜西化建憑借先進的施工技術、精益求精的管理措施和誠信優良的服務理念,與眾多央企同臺競技,成功攜手中石油、中石化、中海油、國家能源、萬華化學、延長石油、恒力石化等大型能源集團。精品工程創建碩果累累,承建的全球首套煤油氣綜合轉化延長中煤榆能化項目、國內首套延長石油VCC煤-油共煉新技術示范項目、中海油惠州1000萬噸/年煉化工程、中化泉州1200萬噸/年煉油工程、國家能源集團榆林循環經濟煤炭綜合利用項目以及備受業界矚目的大連恒力2000萬噸/年煉化一體化工程、浙江石化4000萬噸/年煉化一體化項目、山東裕龍石化4000萬噸/年煉化一體化項目等一批國家、省、市重點工程順利建成,施工足跡遍及全國30個省、市、自治區,在千萬噸級煉油、百萬噸級乙烯、大型煤化工、清潔能源、油氣儲運、長輸油氣管線、儲罐及鋼結構制安、大型工業鍋爐、精密傳動設備安裝、無損檢測、大型設備吊裝、化工裝備制造、工業與民用建筑、新能源、檢維修等領域不斷刷新業績。截至目前,陜西化建榮獲國家級優質工程15項、省部級優質工程百余項、省部級安全文明工地15個。

  在拓展國內市場的同時,陜西化建堅定不移走“國際化”道路,深耕“一帶一路”,加大海外市場拓展力度,業績版圖不斷擴張,相繼承建了孟加拉沙迦拉化肥廠30萬噸/年合成氨、52萬噸/年尿素項目、馬來西亞RAPID綜合煤化1500萬噸/年煉油項目、俄羅斯秋明州ZAPSIB-2PE項目、蒙古國OT銅金礦項目、尼日利亞丹格特煉油廠3660萬噸/年煉油項目、孟加拉GF 52萬噸/年合成氨、90萬噸/年尿素等海外項目,得到了海外業主和總包單位高度認可。

  ——重創新、拓業績,培育大國工匠。作為國家高新技術企業,陜西化建積極開發具有自主知識產權的新技術、新工藝,推廣應用《混凝土裂縫控制施工技術》《大直徑鋼筋直螺紋連接技術》等技術和工法,主編參編國家及行業標準規范10余項,獲工法40余項和專利100余項、省部級科技成果50余項,推廣BIM技術等新技術和工法400余項,技術水平和創新能力不斷提升,特別在大件吊裝、大型鍋爐、空分、儲罐安裝、特種焊材焊接等方面形成了領先技術優勢。

  陜西化建“四大一特”業績不斷刷新,成功吊裝伊泰伊犁100萬噸/年煤制油示范項目2180噸費托合成反應器; 采用兩臺2000噸履帶吊“雙龍戲珠”般完成延長榆能化150萬噸/年DCC裝技改工程高87米、重628噸的反應器封頭吊裝任務;承建了大連恒力石化15萬m³原油儲罐、神華榆林循環經濟煤炭綜合利用項目10萬Nm³/h空分裝置等一批行業代表項目,展現了陜西化建的風采。

  一個個精品工程,一項項創新成果,靠的是掌握關鍵核心技術和引領創新的大國“工匠”。近年來,陜西化建大力實施人才強企戰略,建立人才梯隊,打造特色項目管理團隊,弘揚工匠精神,不斷拓寬職工成長通道,培養行業領軍人物,成功打造2個國家級技能大師工作室、1個省級技能大師工作室、2個省級勞模和工匠人才創新工作室,發揮平臺優勢,培育工匠人才隊伍成果顯著,涌現出全國勞模1人、全國五一勞動獎章獲得者2人、國務院特殊津貼專家3人、全國技術能手6人、省部級勞模9人、省五一勞動獎章獲得者4人、三秦工匠4人、陜西省首席技師5人、陜西省技術狀元和陜西省技術能手29人......大批技術精湛的大國工匠與經驗豐富的管理人才,有效開發新工藝、推廣新技術,助力項目建設破瓶頸,為企業高質量發展聚勢賦能。

  ——秉初心、強黨建,彰顯國企擔當。陜西化建黨委深入貫徹落實習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習來陜考察重要講話精神,緊緊圍繞中心工作,樹牢“四個意識”、堅定“四個自信”、堅決做到“兩個維護”,切實發揮黨委“把方向、管大局、保落實”的作用和黨支部戰斗堡壘作用,推進黨建與生產經營深度融合,強化特色黨建,發揮黨員先鋒模范作用,組織黨員開展技術攻關,激發基層黨組織活力,有力推動公司中心工作,提供堅強思想保證和精神動力。

  70多年的摸爬滾打和風雨磨礪,見證了化建人能征善戰、敢打能拼的風采,逐漸形成了“特別能吃苦、特別能戰斗、特別能奉獻”的過硬作風。這種優秀的企業文化和奮斗基因代代傳承,歷久彌新,成為受益無窮的寶貴精神財富。

  2010年10月21日,位于延安市洛川縣交口河鎮的延安煉油廠西南方向的山體突發大面積滑塌,山頂上35個原油儲罐面臨坍塌損毀的危險。陜西化建第一時間組織500余人搶險隊,頂風雪戰低溫,連續奮戰四天四夜,完成近2萬米臨時管線敷設任務,以“一次試壓成功無一漏點”的奇跡,確保了延煉和延安石化廠的正常生產。危難之時顯身手,義不容辭寫擔當。近年來,陜西化建參與了2005年楊凌“6·15”液化氣泄漏中斷隴海鐵路事故搶險、2013年百年一遇陜北地區洪災救災、2019年安徽省寧國市“利奇馬”強臺風搶險、2021年延長石油永坪分公司庫區滑坡搶險及十余次石化企業搶險救災,積極開展各種社會救援,以實際行動彰顯了國有企業的社會責任擔當,受到各級政府和社會各界的贊揚。

  匠心七十載,奮進正當時。歷經70多年不懈奮斗,陜西化建累計建成了1200多個重點項目。一個個優質工程樹起了一座座豐碑,企業規模、管理水平、裝備能力和綜合競爭力等均躋身行業前列,施工領域也由單一的化工安裝拓展到石油、化工、煤化工、航天、新能源等20多個行業。

  奮斗七十載,邁向新征程。歷經70多年砥礪前行,有著悠久歷史的老牌國企依然煥發勃勃生機,以精準的戰略眼光,錨定發展方向,理清發展思路,滿懷希望與憧憬,貫徹新發展理念,融入新發展格局,邁向高質量發展之路,開啟增長速度、營業規模、效益質量協同發展的新征程。

  陜西化建始終堅持黨的領導,將高質量發展理念貫穿生產經營全過程,改革創新,樹立效益優先導向,不斷提升精細化管理水平。秉持“鑄精品工程,創精彩人生”的企業使命,發揮品牌、科技創新、機械裝備、項目管理、工匠人才等方面的優勢,努力將陜西化建打造成能源化工領域“行業一流、國內領先”的國際化工程公司。

  榮耀七十載,追夢再前行。歷經70余年光輝歷程,陜西化建先后榮獲全國文明單位、全國五一勞動獎狀、全國優秀施工企業、全國建筑業先進企業、全國守合同重信用企業、全國建筑業AAA級信用企業、陜西省先進集體、陜西省平安示范單位等數百項殊榮。站在“十四五”的新起點,陜西化建將堅持固優勢、補短板、強創新、控風險、提質量五大發展思路,打造工程總承包、綜合安裝、專業施工、設備制造、物資配送及銷售五大業務板塊,實施區域化、國際化、精細化、信息化四化發展策略,確保經濟指標穩健增長,實現營業規模及運營質量逐步提升,職工收入穩步增長。實現創新能力顯著增強,服務品質明顯提升,市場格局更加合理。計劃到2025年,公司新簽合同額達到140億元,營業收入突破100億元。

  70年恰是風華正茂,化建人一如既往,匠心永駐,向善而建,正朝著百年化建新的征程奮勇前進。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關閉
二維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