習指出歷史是最好的教科書。為了讓廣大人民群眾進一步了解家鄉歷史,激發熱愛家鄉、熱愛祖國的情感,鎳都開拓者紀念館推出“浮雕中的古往今來”專欄,通過對13塊地嵌式浮雕的詳細介紹,帶您了解從原始社會晚期到1949年中國人民解放金昌這段時期金昌地區的歷史變遷。
明朝初年設置永昌衛以后,重修城墻,增筑廓城,進行了大規模的城市建設。明萬歷年間,在永昌縣城中心修建了鐘鼓樓,樓上安放了大鐵鐘一口,大鼓一面,用以報時,每天“考鐘伐鼓,以振文教”。
永昌鐘鼓樓以其莊重古樸的身姿屹立于祁連山下,被人們盛譽為“河西中天一柱”,所以我們將這塊浮雕命名為“中天一柱鐘鼓樓”。永昌鐘鼓樓臺基、樓體比例適中,形象俊美,與西安鐘樓有幾分相似。不同之處在于,西安鐘樓屬于重檐攢尖頂建筑,也就是四條房脊聚合于一點,所以叫攢尖頂。而永昌鐘鼓樓采用的是重檐盤頂,就是在樓頂形成四方形小池,上面設計了一座寶頂。
永昌鐘鼓樓的盈頂式建筑結構,別具一格,新穎獨特,在國內古代建筑領域十分罕見。這種建筑結構與元代永昌王駐守永昌城有關。因為盉頂式屋頂曾在元代宮廷建筑采用,一般建筑是不能采用的,有僭越(jian yue)的嫌疑,是不符合封建社會建筑等級規制的。
永昌鐘鼓樓距今已有400多年的歷史,是明代金昌地區城市建設成就的杰出代表,具有很高的歷史價值、文物價值和藝術價值。1984年,對永昌鐘鼓樓進行了落架維修,使鐘鼓樓重現雄姿,現在是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河西建筑史上一顆璀璨的明珠。
聯系人:李
手機:13658489879
電話:0598-8591900
郵箱:59896898@qq.com
地址: 三明市三元區碧桂園247幢20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