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個地方的經濟社會發展,除了受到一些自然客觀因素影響之外,很關鍵的一條取決于有沒有正確的經濟發展思路。
“找到了一條符合本地區經濟發展的工作思路,可以少走很多彎路,可以揚長避短、趨利避害,可以把潛在優勢發揮出來,把可能轉化為現實,實現經濟的跨越式發展。”
發揮比較優勢,做實做足“四篇文章”,這是全方位推動高質量發展超越的三明答卷。
三明是福建省老工業基地,過去三明因工業而強,到1993年三明經濟總量還位居福建省第二。隨著沿海地區加快崛起,三明的位次逐漸下滑,與沿海地區的差距不斷加大。
三明是一片紅土地。三明人民牢記習囑托,譜寫蘇區新篇,用革命老區的巨大精神力量教育干部群眾和后代,用客家人革命性、開拓性的精神來推動我們的各項工作。
良好生態是最具競爭力的優勢。三明要加快步伐,就要牢固樹立保護生態環境就是保護生產力、改善生態環境就是發展生產力的觀念,走資源開發與生態保護相結合的路子。
作為全國群眾性精神文明創建活動的發源地,三明要抓精神文明建設,促社會進步,把堅持“兩手抓、兩手都要硬”的指導方針,貫穿于奔小康這場偉大實踐的全過程。
習在福建工作期間,先后11次深入三明調研指導工作,對三明各項事業發展特別是在加快老區蘇區脫貧奔小康、推進老工業基地轉型、發揮生態優勢、深化精神文明建設等方面,作出了一系列重要指示批示,這是三明巨大的精神財富。
從對三明工作的重要指示批示精神中汲取奮發前行的動力,歷屆市委市政府率領三明人民創造了三明輝煌、打造了三明優勢、留下了寶貴財富。
原三明市委書記黃賢模深情地回憶,1997年4月,習同志到將樂縣高唐鎮??诖逭{研,眼前是清澈的金溪,對面是青翠的群山。習同志叮囑村干部,青山綠水是無價之寶,要扎實抓好山地開發,良好的生態環境是最有優勢的資源。
20多年來,??诖宕迕駪阎詈竦母星?,把習同志當年的重要指示融進村規民約,刻在了石碑上。常口村村兩委一任接著一任干,始終把綠水青山當作“無價之寶”,做足山、水、林、田文章,發揮自然資源優勢,發展特色農業和鄉村旅游,生動踐行著“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
結合實際,理清思路。新時代新三明建設明晰了中央蘇區、老工業基地、綠色生態、文明城市,是三明加快發展的比較優勢。
緊盯目標,全力以赴。做實做足紅色三明、工業三明、綠色三明、文明三明“四篇文章”,成為三明落實習重要囑托的具體行動,成為全方位推動高質量發展超越的重要舉措。
2020年4月23日、28日,市委利用兩個晚上的時間,舉行中心組學習會暨第三期中央蘇區三明講壇。
學習會上,四位市領導先后圍繞做實做足“紅色三明、工業三明、綠色三明、文明三明”文章作了專題講座。
每一個交流,講的都是掏心窩子的話,談的都是帶勁的實戰經驗、實實在在的工作問題剖析和下一步工作細致的規劃。
2019年5月,我市組建“四篇文章”4個專項工作組,分別由4位市領導任主要負責人,由4個部門牽頭,高位推動。
市委主要領導做到既掛帥又出征,分別率隊晉京赴省爭取政策項目支持,推動了一批批項目落地,爭取了一批批政策資金。
從市到縣,一股比拼誰把“四篇文章”做得更實更足的勁,讓山區迸發出了新的活力。
2020年11月13日,第五屆中國森林康養產業發展大會暨2020年中國林業產業聯合會森林康養分會上,我市共有5個鄉鎮、3個基地、1個森林康養人家被列入全國森林康養基地試點建設鄉鎮、全國森林康養基地試點建設單位和中國森林康養人家。
謀定而后動,蹄疾而步穩。我市把文旅康養產業作為“綠色三明”的突破口來抓,重觀念轉變和特色培育,擴大招商引資,實現投資主體多元化,注重提高品牌認知度、知名度和影響力,推動全市各級部門一起發力合力共為,進一步打響“中國綠都·最氧三明”品牌。
文章做得足不足,關鍵看是否一竿子插到底抓落實。2020年6月,我市“四篇文章”重點工作推進會上,17個“四篇文章”重點工作牽頭單位匯報進展情況,剖析存在問題。匯報沒有套話、空話,直奔主題。市領導點評不遮不掩,實事求是。一場“紅臉出汗”的推進會,推動各級做實做足“四篇文章”目標更加明確,方向更加清晰。
做實做足“四篇文章”、推進“四個著力”、深化“五比五曬”,深入開展“項目攻堅年”活動,這是三明干部的主戰場。
從戰場中找戰果,在戰果中找戰將。干好干壞不一樣。2019年以來,在“五比五曬”競賽活動中,我市共記功嘉獎393人,提拔或晉升職級125人。
正確的用人導向釋放出強烈的信號:讓三明的干部心無旁騖干工作,把時間和精力放在干事業、抓落實上,把“晉升”“提拔”的工作交給組織,只要是實績突出的“戰將”、埋頭苦干的“老黃牛”、優秀能干的“后生仔”,都有機會、有舞臺。這為做實做足“四篇文章”提供了有力保障。
去年底,三明市“風展紅旗如畫”紅色三明故事宣講團榮獲中宣部評選的“基層理論宣講先進集體”稱號。
“紅色三明故事”講遍三明山山水水,還晉京赴省。紅色故事深入人心,紅色品牌打造有聲有色,這只是“紅色三明”的基礎版工作。用紅色精神激勵紅色擔當,才是“紅色三明”的題中之意。
去年10月22日上午,三明市工信局機關第一黨支部緊扣“傾情服務·工信先行”黨建品牌,以“工信專班服務進三鋼”為主題,深入三鋼(集團)開展黨日活動,黨員干部們向企業宣講惠企政策,摸排沖刺全年目標、項目建設遇到的“難、硬、重、新”問題,現場為企業答疑解惑。
三明干部敢啃“硬骨頭”。服務三鋼專班成立以來,三明市工信局有效推動“一企一策”專項幫扶措施兌現工作,并根據疫情下產生的新問題,完成“一企一策”提質升級工作,引導三鋼主動融入以國內大循環為主體、國內國際雙循環相互促進的新發展格局,順利幫助三鋼協調解決9個“急難愁盼”問題,推動12個項目建成投產,政府獎勵資金全部兌現,同時爭取到省級技改基金額度7.5億元(已投放4億元),為三鋼早日實現千億產業集團提供了強有力支撐。
三鋼的發展一直備受矚目。習在閩工作期間到三鋼調研時,就對三鋼可持續發展、生態環境建設等工作提出具體要求。
三鋼人始終牢記囑托,提出“綠色鋼鐵,服務海西”的企業使命,通過發展循環經濟、制訂超低排放行動計劃、建立AAA級旅游景區等措施,建設成為環境優美、綠色生態的鋼鐵生產基地,真真切切地實現了增產不增污、增產不增廢、增產不增能耗的“綠色鋼鐵”目標。
我市發揮“林深水美人長壽”優勢,大力發展文旅康養產業、特色現代農業,推動兩岸鄉村融合振興。被列入全國森林康養基地試點建設市后,我市在全國設區市率先提出“全域森林康養”理念,實現森林康養產業開篇破題。2019年,三明市文旅康養產業實現總收入750億元、接待游客3917.56萬人次,特色現代農業實現產值1550億元。
公園一角,七彩的橡膠路面蜿蜿蜒蜒、“蘑菇”涼亭錯落有致、小小的城堡矗立在大大的沙坑上、大象滑梯“一家”正安靜地“喝水”……
“童話鎮”般的游樂場里沒有匹諾曹,也沒有藍精靈,卻充滿了孩子們的歡聲笑語。在三明,這樣的“童線年投建的。
“有學位真是解決了我們家的大問題。”離家步行僅10多分鐘的滬明小學落成,解決了市民陳華珍每天跨區接送孩子的煩惱。
滬明小學是三明市區教育補短板應急項目之一,2019年12月動工,2020年9月就投入使用,解決了2000余個學位。
2019年以來,三明市區規劃實施17個教育補短板應急項目,項目全部竣工投入使用后,可新增中小學、幼兒園學位15075個。目前,已開工建設項目12個,其中已竣工并投入使用6個,新增學位5025個。
“申請三明人才公寓的資格條件有哪些?”“建議淮土公交沿街上繞一圈走,這樣更能方便周邊群眾,特別是老人小孩,也能更體現城鄉公交的價值。”……借助e三明互動功能平臺,群眾的建議、咨詢、投訴、求助,第一時間被三明市12345便民服務中心轉辦到各職能部門,整個過程透明公開。
上線一年多來,e三明為市民提供780項全程網辦事項,對接整合220多項城市服務,已有注冊用戶數超過121萬人,實名認證數超100萬人,通過“隨手拍”提交的辦件量已超過10萬件。
進入新時代,“文明三明”文章早已不再局限于“城市整潔干凈”,而是與打造宜居宜業宜養之城相結合,與營造創新創業創造良好環境相結合。滿意在三明,讓百姓有實實在在的獲得感。
行穩致遠,砥礪前行。三明市正著力補齊科技創新、產業結構、居民收入、中心城市等突出短板,發揮比較優勢,不斷做實做足“四篇文章”,在全方位推動高質量發展超越中展現三明的責任與擔當。
聯系人:李
手機:13658489879
電話:0598-8591900
郵箱:59896898@qq.com
地址: 三明市三元區碧桂園247幢20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