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明市建寧蘇區反“圍剿”紀念園位于福建省三明市建寧縣溪口街45號,是全國首個以蘇區反“圍剿”為主題命名的專題紀念館。該紀念園始建于1959年7月,占地面積約4萬平方米,建筑面積5000平方米,是三級博物館。它也是4A級旅游景區、全國百個紅色旅游經典景區之一,并被列為第六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紀念園內有多個重要的紅色遺址和展覽,包括紅一方面軍總司令部、總前委舊址(、朱德舊居)、總部舊址(周恩來舊居)等。此外,紀念園內還設有大型銅雕群“紅軍頌”,再現了反“圍剿”時期紅軍浴血奮戰的場景。
建寧縣作為蘇區的重要組成部分,在五次反“圍剿”中發揮了重要作用。它不僅是第一次反“圍剿”的籌糧籌款地,也是第二次反“圍剿”的完勝之地,第三次反“圍剿”的決策之地,第四次反“圍剿”的指揮中心,以及第五次反“圍剿”的重要戰場。
紀念園不僅是一個展示歷史的場所,也是愛國主義教育的重要基地。館藏文物共有1250件,其中包括于1931年創作的詞《漁家傲——反第二次大“圍剿”》。紀念園通過豐富的展覽和生動的講解,使游客能夠深入了解紅軍在反“圍剿”斗爭中的英勇事跡和革命精神。
三明市建寧閩江源生態區位于福建省三明市建寧縣東南部,是一個集生態旅游、休閑度假、戶外拓展和觀光娛樂為一體的綜合性旅游區。該區域包括多個重要的自然保護區和濕地公園,如閩江源級自然保護區、閩江源濕地公園和閩江源森林公園。
閩江源級自然保護區總面積為13022公頃,主要保護對象包括武夷山脈中段的重要生物區系組份、鐘萼木和南方紅豆杉原生種群以及獨特的生物群落類型。該保護區是武夷山脈中亞熱帶森林生態系統的重要組成部分,也是珍稀野生動植物的良好棲息地,擁有重點保護植物36種和級保護動物17種。
閩江源濕地公園則主要保護閩江源頭的水質水量,維護良好的水生態環境,并保護和地方重點保護動物的繁殖地、停歇地和棲息地。濕地公園內禁止開墾、填埋或排干濕地,改變用途,以及進行房地產開發等破壞生態環境的行為。濕地公園劃分為濕地保育區、恢復重建區、宣教展示區、合理利用區和管理服務區五個區域,以確保濕地生態系統的完整性和可持續利用。
此外,閩江源生態旅游區還結合了豐富的文化底蘊和自然資源,成為建寧旅游產業的核心景區。區內有金鐃山風景區,是AAAA級景區,也是泰寧世界地質公園的一部分。近年來,該區域還成功舉辦了多項文體旅游活動,如“建寧花海跑”、“云海帳篷節”和“為荷而來”建蓮文化嘉年華等,創新了“體育+旅游+農業”的新模式,有效帶動了區域社會經濟發展。
三明市建寧閩江源生態區不僅具有重要的生態保護價值,還通過多種旅游活動促進了當地經濟的發展,是一個集生態保護、科研監測、公眾教育和生態旅游于一體的綜合性生態旅游區。
三明建寧楓元休閑賞花旅游區位于福建省三明市建寧縣溪口鎮楓元村草鞋嶺,占地面積92.5公頃,距離建寧縣城約6.5公里,交通便利。該景區依托當地良好的生態環境以及豐富的花、果、山、水、林、田等特色資源,以“農業+旅游+運動”為發展理念,建設了“一軸一環五園”的旅游布局。
景區內主要以花卉觀賞和水果采摘為主,包括梨花、桃花等,每年春季吸引大量游客前來賞花。此外,景區還設有騎行步道、木棧道和越野賽道,游客可以在這里全方位地感受自然美景。
楓元休閑賞花旅游區不僅是一個賞花勝地,還集成了田園觀光、山地騎行、花海跑、研學和森林康養等多種功能,成為了一個綜合性的休閑農業旅游區。景區內的景點包括兒童戶外運動公園、托斯卡納葡萄莊園、草莓采摘基地、田園花海、花海攝影基地、梨花食府和梨花驛站等。
三明市建寧紅色桂陽旅游景區位于福建省三明市建寧縣黃埠鄉西北部的桂陽村,是一個重要的紅色旅游景點。該景區占地面積約220畝,地處閩贛交界處,是革命老區基點村。桂陽村是三明市第二批“紅軍村”,在1931年2月,紅四軍進入建寧西北鄉村開辟游擊區,并在桂陽建立了建寧首支紅色地方革命武裝游擊隊駐地。
紅色桂陽旅游景區內有豐富的紅色文化資源,包括舊居、紅軍井、紅軍古道等歷史遺存。這些遺址見證了第二次國內革命戰爭時期的重要歷史事件,是紅軍南廣建獨立團成立和整訓地。近年來,當地對桂陽游擊隊舊址進行了修繕保護,為打造紅色革命教育基地發揮了重要作用。
此外,紅色桂陽旅游景區還開發了系列紅色旅游產品,旨在讓游客在享受美好旅游體驗的同時,牢記紅色歷史,傳承紅色基因。游客可以參觀這些革命遺址,領悟紅色文化,感受革命先輩的英勇事跡和不屈精神。
建寧客坊鄉水尾村,位于福建省三明市建寧縣客坊鄉西南部,地處閩贛兩省三縣(寧化、建寧、廣昌)交界處,是著名的紅色小鎮。這里曾是蘇區的重要據點,被譽為“小井岡山”和“紅軍小后方”,在土地革命戰爭時期,水尾村曾兩度建立鄉級紅色革命政權。
水尾村在1931年至1935年間,成為紅軍的重要后方根據地和建寧蘇維埃的大本營,吸引了彭德懷、陳毅等將帥前來指揮作戰。村內保留著完好的閩贛基干游擊隊司令部、紅軍醫院、紅軍兵工廠、蘇區銀行、紅軍食堂等革命遺址。這些遺址至今仍保護完好,成為重要的紅色旅游景點。
近年來,水尾村通過紅色旅游與鄉村旅游的融合發展,推動了當地經濟的發展??头秽l委副張俊介紹,以水尾村為中心,采取跨村聯建模式,輻射帶動周邊的中畬村、龍溪村打造“紅軍驛站”等精品民宿和農家樂,讓村民吃上“旅游飯”。此外,水尾村還引進了旅游文化經營團隊,成立了紅色文化產業發展公司,形成村企共建,公司化經營,村民享受分紅。
水尾村不僅有豐富的紅色文化資源,還有優美的自然風光。村內有碧水環抱、村容整潔的鄉村休閑旅游道路、錯落有致的村居院落和繁茂的艾草等生態景觀。為了滿足游客的需求,村里建立了可以容納100人同時用餐的大食堂和紅軍宿舍,提供當地的特色美食和住宿服務。
建寧修竹荷苑位于福建省三明市建寧縣均口鎮修竹村,距離縣城約20公里。該景區是一個以荷花為主題的級農業旅游示范點,也是福建省最大的賞荷景區之一。修竹荷苑占地面積約1000畝,其中核心區為500畝,始建于2005年,并于2007年被評為全國農業旅游示范點,2016年12月被評為3A級旅游景區。
景區內種植了多種荷花品種,包括火炬、友誼牡丹、星空牡丹、紅千葉、風卷紅旗等十余種。此外,景區還設有觀景步道、觀景亭及蓮文化長廊等設施,供游客欣賞和體驗。游客可以在這里體驗摘蓮蓬、挖蓮藕、捉泥鰍、抓荷花蟹、垂釣荷花魚等農事活動。
修竹荷苑不僅是一個賞荷的好地方,還是一個集生態觀光、休閑度假、養生養老、文化體驗于一體的鄉村旅游景區。景區內還有福建省內首個以蓮為主題的中國建蓮文化館,展示了豐富的蓮文化。
建寧高峰香溪花谷旅游區位于福建省三明市建寧縣濉溪鎮高峰村,地處金鐃山北麓,總面積約2.5平方公里,距離縣城約10公里。該旅游區是閩江源自然保護區的核心地帶,生態環境優越,沿岸植被保護良好,水質清澈透明。
香溪花谷旅游區以其豐富的花卉資源和優美的自然景觀吸引了大量游客。這里種植了波斯菊、醉蝶花、金針花等多種花卉,形成了數百畝的花海,每年春季和秋季都有賞花熱潮,被譽為“福建最美賞格桑花地”。此外,香溪花谷還建有旅游步道、賞花亭廊、田園花海等基礎設施,游客可以在這里漫步賞花,享受大自然的美景。
香溪花谷旅游區不僅是一個賞花勝地,還提供了豐富的娛樂項目。游客可以體驗漂流、嬉水等活動,感受刺激與歡樂。景區內還有高峰古道、荷花大觀園等景點,游客可以在這里品嘗全蓮宴,體驗農家菜。
近年來,香溪花谷旅游區通過“一心一帶三區”的規劃布局,進一步提升了旅游服務質量和游客體驗。其中,“一心”是鄉村游客服務中心,“一帶”是碧溪峽谷嬉水休閑帶,“三區”分別是高峰花海休閑娛樂區、坪上蓮海梯田度假區和大源鄉村運動體驗區。這些設施的完善使得香溪花谷成為集養生度假、休閑觀光、農事體驗、野趣運動于一體的鄉村旅游目的地。
香溪花谷旅游區還注重文化內涵的挖掘和品牌建設。景區內有豐富的民俗文化和歷史遺跡,如紅一方面軍總前委、總司令部舊址暨、朱德舊居等。此外,景區還舉辦了各種節慶活動,如打糍粑、捉泥鰍、挖野菜、割稻谷等,讓游客在親身體驗中感受鄉土樂趣。
建寧上坪書香水村景區位于福建省三明市建寧縣東北部溪源鄉境內,距離建寧縣城約30公里,交通便利。該景區歷史悠久,文化底蘊深厚,其歷史可追溯至唐末年。村內保存著20多座古建筑,其中最早的建筑建于宋代,多為清代建筑。這些古建筑包括古牌坊、古學堂、司馬第、大夫第等,能夠讓人感受到傳承千年的孝廉文化。
上坪書香水村以其獨特的風水景觀而聞名,有“四象迎賓”、“七星伴月”、“雙蠶織繭”的景觀。此外,村內還有豐富的紅色文化資源,近年來被整合為紅色旅游的一部分。
近年來,上坪書香水村進行了多方面的保護與開發工作。例如,對古建筑及古橋等遺跡進行了修繕保護,并建設了民宿、餐飲、零售、書屋、酒吧等新型旅游業態。同時,還開發了休閑體驗中心、農事體驗中心、游客服務中心和研學教育中心等配套設施。
此外,上坪書香水村還啟動了仿古立面改造項目,預算160余萬元,對40棟民房外立面進行改造修繕。村內還有楊家學堂和大夫第等重要文化遺址,楊家學堂曾是朱熹講學的地方,并題寫對子與楹聯匾。
聯系人:李
手機:13658489879
電話:0598-8591900
郵箱:59896898@qq.com
地址: 三明市三元區碧桂園247幢20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