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中國成立前,福建并沒有三明這座城市。三明這座城市是在1956年撤銷永安專區(qū)后,并將三元、明溪縣合并才有三明的,而且當時是叫三明縣,隸屬于南平專區(qū)。1970年2月尤溪、沙縣、將樂、泰寧、建寧5縣從南平專區(qū)劃入三明專區(qū),同年12月三明專區(qū)改名三明地區(qū)。
三明是新興的工業(yè)城市,據(jù)說當年為了“大煉鋼鐵”而在此建立了福建最大的鋼鐵基地--三明鋼鐵廠,吸引了不少外來人口。三鋼是三明工業(yè)和城市發(fā)展的標志性企業(yè),歷經(jīng)70年發(fā)展歷程,已形成年產(chǎn)500萬噸鋼規(guī)模和以鋼鐵業(yè)為主、集多元產(chǎn)業(yè)并舉的跨行業(yè)、跨地區(qū)、跨所有制的500強大型企業(yè)集團。
三明是移民城市,下轄1市2區(qū)8縣,常住人口達245.5萬人,那么在這200多萬人口里,究竟什么姓氏的人最多呢?今天我們就來說說2023年三明地區(qū)人口最多的十大姓氏。
三明地區(qū)十大姓氏排名第十的是劉姓。劉姓的祖地是河北唐縣,唐縣古為劉地,世居以此的人以地名為姓,這便是劉姓最早的起源。劉姓這個姓不簡單,據(jù)說是中國古代所建相關政權(quán)最多的姓。例如劉姓曾建立了西漢、后漢、南漢等政權(quán)。漢朝是劉姓的鼎盛和發(fā)展時期,人口急劇增加,成為當時的天下第一大姓。
劉姓為中國四大姓之一,人口在全國的分布目前主要集中于四川、河南、江西、山東、河北五省,僅四川和河南就居住了劉姓總?cè)丝诘?0%,為劉姓并列第一大省。公開資料顯示,三明地區(qū)劉姓人口達74166人,占比為2.77%。
三明地區(qū)十大姓氏排名第九的是鄭姓。鄭姓是一個典型的多民族、多源流姓氏,主要源自子姓、姜姓、姬姓及少數(shù)民族改姓等。周朝的鄭桓公為姬姓鄭氏得姓始祖。鄭姓在《百家姓》中排名第7位,為中國第21大姓,全國鄭姓人口為936萬。
鄭姓人口分布在單位面積內(nèi)密度最高的地區(qū)在浙東,每平方公里人口達到4.5人以上。其次在浙江大部、福建北部、江西東部、安徽中部、江蘇中部、上海、吉林等地。公開資料顯示,三明地區(qū)鄭姓人口達75328人,占比為2.81%。
三明地區(qū)十大姓氏排名第八的是王姓。王姓主要源自姬姓、子姓、媯姓和少數(shù)民族改姓。東周時期的姬晉為王姓始祖。王姓在先秦時期一直以華北地區(qū)為主要的活動地區(qū),發(fā)展十分迅猛。隋朝時期,王姓各支派向各地遷播之外,最重要的事件是河南固始人王審知南遷福建,建立閩國,成為五代十國之一,是福建王姓的總開山祖,史稱開閩王氏。
官方數(shù)據(jù)顯示,中國大陸王姓人口達到9468萬人,占全國總?cè)丝诘?.1%。 中國東部地區(qū)占了王姓總?cè)丝诘?8.3%,中部占了王姓人口的26.0%,西部占了王姓人口23.5%,東北占了王姓人口的12.2%。 全國形成了以長江為界的高比率的北方王姓區(qū)和低比率的南方王姓區(qū)。三明地區(qū)王姓人口84680人,占比為3.16%。
三明地區(qū)十大姓氏排名第七的是羅姓。妘為中國古代最早的姓氏之一,羅出自妘姓,為顓頊帝之孫祝融氏之后裔。羅氏是一個非常典型的多民族、多源流姓氏,在當今姓氏排行榜上名列第二十位,屬于大姓系列,湖北宜城為羅氏之發(fā)源地,人口約一千三百三十八萬余,占全國人口總數(shù)的1%左右。
羅姓分布主要集中于四川、廣東、湖南,江蘇四省,大約占羅姓總?cè)丝诘?4%,其次分布于江西、云南、貴州、湖北、廣西、重慶,這六省市又集中了38%的羅姓人口。公開資料顯示,三明地區(qū)羅姓人口達91549人,占比為3.42%。
三明地區(qū)十大姓氏排名第六的是李姓。據(jù)說李姓起源是因大理之官而得姓為理, 后因理徵避難以木子為食而姓李。因其所食為野生李, 故由理氏培育成為家生李樹, 并以李樹為神樹, 亦即圖騰樹。在中國歷史上,李姓稱帝王者多達60余人,先后建立有:大成、西涼、涼、吳、魏、唐、楚、后唐、南唐、大蜀、西夏、大順等政權(quán)。
官方數(shù)據(jù)顯示,中國大陸李姓人口多達9500余萬,約占全國漢族人口的7.9%。李姓分布很廣,但不均衡。李姓在西南、華北是最常見的姓氏。在全國的分布目前主要集中于河南、山東、四川、河北四省,大約占全國李姓總?cè)丝诘?2%。公開資料顯示,三明地區(qū)李姓人口達94287人,占比為3.52%。
三明地區(qū)十大姓氏排名第五的是吳姓。吳姓與其他姓氏有所不同的,吳姓的起源稍稍有點復雜,涉及炎帝、黃帝,還有少數(shù)民族。一般認為,吳姓起源是出自黃帝姬姓,距今已有2600多年的歷史,吳王太伯,被后世吳姓人稱為開氏始祖。古代的吳國,現(xiàn)今江蘇省無錫縣,就是吳姓發(fā)源地。
吳姓分布于全國各地,國外主要分布在朝鮮,越南,緬甸,新加坡,菲律賓,印度尼西亞,美國加拿大,澳大利亞等等,全球吳姓總?cè)丝诖蠹s在7000多萬人左右。公開資料顯示,三明地區(qū)吳姓人口達121180人,占比為4.52%。
三明地區(qū)十大姓氏排名第四的是黃姓。黃姓起源于中國北方,后遷至中原地區(qū),是一個典型的多民族、多源流姓氏,主要源自嬴姓及少數(shù)民族改姓等。祝融之子陸終因被封于黃地,建立黃國,黃國后被楚國所滅,其后人以原國名為氏,為得姓始祖。
官方資料顯示,全國黃姓人口近2700萬人,約占全國人口的2.2%,排在第7位。廣東為黃姓人口第一大省,約占全國黃姓總?cè)丝诘?9.5%。在全國的分布,主要集中于廣東、四川、湖南三省,大約占黃姓總?cè)丝诘?2%;其次分布于廣西、江西、湖北、福建、江蘇,這五省又集中了28%。全國形成了以長江為分水嶺,呈現(xiàn)北少南多的分布局面。公開資料顯示,三明地區(qū)黃姓人口達143381人,占比為5.35%。
三明地區(qū)十大姓氏排名第三的是林姓。林姓主要源自子姓、姬姓及少數(shù)民族改姓等。比干的遺腹子林堅是為林姓始祖。全球約有2千多萬林姓人口,大陸林姓人口約為1416萬,臺灣地區(qū)林氏約200萬,在全國的分布仍集中于福建(38%)、廣東(26%)、浙江(18%),這三省林姓大約占林姓總?cè)丝诘?2%;其次分布于江西、江蘇、廣西,這三省的林姓又集中了10%。
福建為林姓第1大省,全省林姓人口約472萬,占全省總?cè)丝?4.8%,約占全國總林姓人口的38%。林姓人口密度最高的城市為福州、莆田、閩南、粵東及臺灣。福州、泉州林姓人口分別排在全省前2名的位置。作為福建第一大姓的林姓,其在三明地區(qū)10大姓氏中排名第三,公開資料顯示,三明地區(qū)黃姓人口達157902人,占比為5.89%。
三明地區(qū)十大姓氏排名第二的是張姓。張姓人口在中國姓氏中排在第3位,是一個典型的多民族、多源流姓氏,主要源自姬姓及少數(shù)民族改姓等。“”是擅長制造弓箭的氏族崇拜的原始天象圖騰,在古代社會,弓箭的誕生對社會影響大,所以黃帝封弓矢的發(fā)明者張揮為弓正,賜姓張于濮陽,因此,張揮成了張姓人的始祖。
官方資料顯示,全國張姓的人口已達到近8500萬,為全國第三大姓,大約占全國人口的6.79%。張姓主要集中于山東、河南兩省,大約占張姓總?cè)丝诘?7.7%,河南居住了張姓總?cè)丝诘?0.1%,為當代張姓第一大省。全國形成了華北、西北和中原地區(qū)張姓人口聚集中心。公開資料顯示,三明地區(qū)黃姓人口達195239人,占比為7.28%。
三明地區(qū)十大姓氏排名第一的是陳姓。陳姓起源于三皇五帝之一的虞舜的后代胡公滿,史料記載,周武王滅紂以后,找到舜的后人胡公滿,封他在陳(今河南省淮陽縣)這個地方,建立了陳國。此為陳姓的由來。
陳姓是一個多民族、多源流的古老姓氏,在中國陳姓是大姓,在當今中國大陸姓氏排行榜上名列第五位,在臺灣省則名列第一位;不僅如此,陳姓還是全球華人、韓國人、越南人的姓氏。在中國大陸,陳姓人口大約在7200萬左右,在海外則還有超過1500萬的陳姓人口,因此有“陳林滿天下”之美譽。
陳姓人口主要分布在廣東省、福建省、浙江省、海南省、 江蘇省、香港、澳門以及臺灣、新加坡以及馬來西亞,在上述或省份中,陳姓都是第一大姓。中國姓氏密度圖冊中,陳姓分布與閩海民系的分布范圍極一致,在浙南、福建以及廣東沿海皆極高密度,呈極深紅色,人口密度在7.8%以上,在珠三角、長三角呈次深紅色,人口密度在6.5%-7.8%之間,南方地區(qū)陳姓位居第一大姓,則在北方地區(qū)位居第七大姓,超過很多北方典型姓氏。
即使在小小的不起眼的三明地區(qū),公開資料顯示,三明地區(qū)陳姓人口達259178人,占比為9.67%,為三明十大姓氏人口最多,占比最高,排名第一的姓氏。據(jù)說,漳州的由來也和陳姓有一定的關系,公元669年,朝廷派河東人陳政、陳元光,率兵福建南部的少數(shù)民族動亂。經(jīng)過九年戰(zhàn)爭,局勢平定后,于686年報請朝廷批準,設置了漳州。
以上就是三明地區(qū)十大姓氏排名情況,文中另附一份三明地區(qū)百強姓氏排行榜,您也可以找找看,您的姓氏在三明地區(qū)能排在第幾?
聯(lián)系人:李
手機:13658489879
電話:0598-8591900
郵箱:59896898@qq.com
地址: 三明市三元區(qū)碧桂園247幢20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