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希望干部、職工以身邊的案例為戒,自覺遠離職務犯罪。”近日,福建省三明市沙縣區人民檢察院檢察官為某國有企業員工講授了一堂生動的廉政專題法治課,剖析了近年來涉國有企業職務犯罪案例及犯罪原因、特點和預防措施,并提出嚴格依法履職、加強廉政風險防控等建議。
法治是最好的營商環境。連日來,沙縣區檢察院扎實開展“檢察護企”專項活動,將問需、答疑、施策等精準服務送入企業,努力實現辦案政治效果、法律效果、社會效果有機統一。
近年來,沙縣區檢察院始終堅持黨對檢察工作的絕對領導,緊緊圍繞“抓黨建、強隊伍、促業務”工作理念,切實發揮黨建工作輻射引領效應,推出“黨建+護企安商”“黨建+鄉村振興”“黨建+民生保障”“黨建+檢心護蕾”等一系列工作舉措,實現黨建和業務相輔相成、深度融合,為新時代檢察工作高質量發展賦能增效。
在辦理張某某等18名村民偷越國邊境到國外經營小吃一案時,沙縣區檢察院對兩名犯罪情節嚴重的涉案人員以涉嫌偷越國境罪提起公訴,對16名犯罪情節輕微的涉案人員作相對不起訴處理并集中公開宣告,讓涉案人員深刻認識偷越國邊境的危害和法律后果,促使各涉案家庭重新投入沙縣小吃的正常經營活動。
“發展特色產業是鄉村振興的重點。這些年,我們在完善‘沙縣小吃+檢察’工作機制上下足了功夫。”沙縣區檢察院黨組書記、檢察長董新介紹說。
圍繞食品安全、商標維權等方面,沙縣區檢察院強化辦案監督,督促有關部門依法履職;聯合區司法局成立社區矯正教育培訓基地,面向社矯對象開展小吃培訓;與法院、公安、區市場監督管理局等部門建立常態化聯動機制,共同指導小吃業主商標注冊、規范商標使用,幫助小吃業主樹立維權防范意識。
今年2月,最高人民檢察院下發《全國檢察機關開展“檢護民生”專項行動實施方案》,沙縣區檢察院快速響應,與政府部門和各政法單位建立溝通協調機制,共同維護人民群眾的合法權益。
據了解,沙縣某公司因廢氣污染影響周邊空氣質量問題被立案辦理,三明市檢察院、沙縣區檢察院一體履職,與生態環保部門、企業召開公益訴訟訴前磋商會,促成該公司投入155萬元完成汽提塔改造項目、投入2000余萬元高濃廢氣處理項目立項。
秉持“辦好小案服務大民生”理念,沙縣區檢察院充分運用檢察建議、支持起訴、公開聽證、釋法說理等方式有效化解群眾反映的各類問題。尤其是辦理了涉社會撫養費非訴執行監督系列案,涉及社會撫養費約67.2萬元。
據統計,沙縣區近年外出經營小吃的人數近6萬人,留守兒童2000余人,留守兒童的教育管理和成長問題,已成為家庭、學校、社會關注的一大熱點。
對此,沙縣區檢察院與沙縣小吃同業公會達成共識,建立“啟航”未成年人幫教基地,將遍布全國的30多個小吃同業公會納入幫教體系中,每季度組織有勞動能力的涉案未成年人接受經營理念、職業道德、衛生常識、品牌維權、制作工藝技術等方面的培訓。
據統計,基地建立以來,共有20名有勞動能力的未成年人接受了小吃技藝培訓并取得技能證書,外出創業。
聯系人:李
手機:13658489879
電話:0598-8591900
郵箱:59896898@qq.com
地址: 三明市三元區碧桂園247幢20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