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南網6月19日訊(本網記者 蔡曉卿 通訊員 李少蘭 張顯超 謝麗珍 陳震 文/圖)連日來,受持續暴雨洪澇災害影響,三明市各地受災,造成經濟損失。災情發生后,三明市黨員干部與農技人員積極下沉一線,深入田間地頭指導群眾開展災后生產自救工作。
“眼看著農場內的葡萄下個月就要成熟上市了,沒想到會遇到洪澇災害。”6月16日,泰寧縣梅口鄉廣興洲休閑農莊負責人肖順安望著受災的葡萄大棚,眼眶不禁濕潤。
據肖順安介紹,在此次洪澇災害中,他的農莊直接經濟損失100余萬元,其中受災最為嚴重的是葡萄種植基地,受災面積30余畝,經濟損失20余萬元。
了解到農莊的受災情況后,梅口鄉第一時間派出黨員干部和農技人員前往農莊內開展災后生產指導工作,提供有針對性的災后恢復生產建議。
“連續的暴雨讓我們心灰意冷,農技人員和鄉、村兩級黨員干部的到來讓我看到了希望。相信在專家的指導和黨員干部們的幫助下,農莊種植的葡萄會慢慢好起來,把經濟損失降到最低。”肖順安激動地說。
為了讓農業受災戶得到及時有效的針對性指導,泰寧縣農業農村局組織農業農村系統防汛防臺風應急搶險與災后重建技術隊伍5支,分組深入田間地頭、養殖場(戶)等農業生產一線,開展技術服務,認真檢查場地安全、疏通排水系統,詳細解讀清溝瀝水,查苗補苗、施肥等應對措施,落實設施檢修、環境消殺,預防疫病發生,最大程度減少災后經濟損失。
鋸樹干、砍樹枝、鏟土方……6月18日,建寧縣濉溪鎮第一時間組織應急搶修人員和機械趕赴里長坑進行道路搶修,搶險人員先對倒伏樹枝進行切割,再利用挖掘機對土石方進行轉移清理。
“持續的強降雨,導致里長坑部分機耕道路出現多處山體滑坡,嚴重阻礙交通出行,又正值煙葉采收的時節,如果不及時恢復,會影響煙農的經濟收入和正常通行。”河東村黨支部書記劉遠慶說。
與此同時,在濉溪鎮沙田的一處煙田,煙技員正在指導煙農開展災后自救工作,并就災后煙葉的采收標準、烘烤技術等方面進行詳細介紹,力爭損失最小化。
“作為黨員干部,我們第一時間到煙田查看煙葉受損情況,組織煙農積極開展自救,及時清溝排水,采摘成熟的煙葉,同時指導煙農抓緊烘烤。”建寧縣濉溪鎮城郊煙草站煙技員謝國金說。
據了解,截至目前,三明全市累計下沉干部29365人次,轉移群眾8165人。全市開放2300個自然災害避災點,為受災群眾提供牙刷、毛巾、雨衣、棉被、泡面、礦泉水等基本生活必需品。三明市應急部門和發改(糧儲)部門第一時間調撥棉被2000床、折疊床1200床、帳篷100頂、毛毯2000件、毛巾被1000床、發電機10臺等救災物資支持將樂、建寧、泰寧開展應急救助工作,保障受災群眾有飯吃、有衣穿、有住處、有干凈水喝、有醫療保障。
聯系人:李
手機:13658489879
電話:0598-8591900
郵箱:59896898@qq.com
地址: 三明市三元區碧桂園247幢20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