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商情報網訊:農業機械化是實現農業現代化和確保糧食安全不可或缺的物質基礎。2024年以來,農機貸款成為涉農貸款中增速最快的領域之一,顯示出我國農業機械化水平持續提升。
農業機械是用于農業或其他農業的機械,有許多類型的這種設備,從手工具和電動工具,以拖拉機和無數種農具,他們拖走或操作,有機和非有機農業都使用了各種各樣的設備。特別是自機械化農業問世以來,農業機械已成為養育世界必不可少的一部分。
農業機械是根據農業的特點和各項作業的特殊要求而專門設計制造的,如土壤耕作機械、種植和施肥機械、植物保護機械、作物收獲機械、畜牧業機械以及農產品加工機械等,具體如圖所示:
近年來,中國農業機械行業受到各級政府的高度重視和產業政策的重點支持。陸續出臺了多項政策,鼓勵農業機械行業發展與創新,《推動大規模設備更新和消費品以舊換新行動方案》《全國現代設施農業建設規劃(2023—2030年)》《關于做好2023年全面推進鄉村振興重點工作的意見》等產業政策為農業機械行業的發展提供了明確、廣闊的市場前景,為企業提供了良好的生產經營環境。具體情況列示如下:
近年來,我國農業機械市場規模不斷擴大,支撐農業各產業發展的機械化基礎逐步牢固,中商產業研究院發布的《2024-2029年我國農業機械產業發展戰略及供需格局研究預測報告》顯示,2022年中國農業機械行業市場規模達5611億元,同比增長5.67%,2023年約為5857億元。中商產業研究院分析師預測,2024年我國農業機械市場規模將增長至6100億元。
農業機械總動力是指主要用于農、林、牧、漁業的各種動力機械的動力總和,是衡量一個(或地區)農業機械化水平的重要指標。中商產業研究院發布的《2024-2029年我國農業機械產業發展戰略及供需格局研究預測報告》顯示,2022年我國農業機械總動力增至11.04億千瓦,同比增長2.4%,2023年約為11.29億千瓦。中商產業研究院分析師預測,2024年我國農業機械總動力將增長至11.54億千瓦。
2023年中國不同農業機械設備中,拖拉機銷售額占比最多,達30.77%。其次分別為玉米收割機、水稻收割機、小麥收割機、水稻插秧機、棉花收獲機,占比分別為11.64%、7.25%、4.94%、4.46%、3.02%。
拖拉機用于牽引和驅動作業機械完成各項移動式作業的自走式動力機,也可做固定作業動力。中商產業研究院發布的《2022-2027年中國拖拉機行業發展趨勢及投資風險預測報告》顯示,2024年第一季度,大型拖拉機累計產量3.6萬臺,同比增長15%;中型拖拉機累計產量8.4萬臺,同比下降12.7%;小型拖拉機累計產量4.4萬臺,同比下降4.3%。
在2023年拖拉機市場銷量中,濰柴雷沃排名第一,市場份額達24%;中國一拖市場份額達22%,排名第二。其次分別為東風農機、濰坊華夏、沃得農機,市場份額分別為6%、4%、4%。
第一拖拉機股份有限公司的主營業務為農業機械、動力機械及相關零部件產品研發、制造和銷售。主要產品包括輪式拖拉機、履帶式拖拉機、柴油機、零部件。
2024年第一季度實現營業收入46.56億元,同比增長11.02%;實現歸母凈利潤5.99億元,同比增長23.25%。2023年一拖股份農業機械產品營收約達105.63億元,同比下降9.31%。
吉峰三農科技服務股份有限公司主營業務包括農機連鎖銷售服務板塊、高端特色農機研發制造板塊。吉峰科技主要產品和服務包括農機流通、農機制造、載貨汽車等。
2024年第一季度實現營業收入6.37億元,同比增長30.8%;實現歸母凈利潤0.03億元,同比增長200%。2023年主營產品包括農機流通、農機制造、載貨汽車,分別占整體營收的88.46%、9.78%、1.76%。
中聯重科股份有限公司的主營業務是工程機械和農業機械的研發、制造、銷售和服務。中聯重科的主要產品是混凝土機械、起重機械、土石方施工機械、樁工機械、高空作業機械、消防機械、礦山機械、叉車、耕作機械、收獲機械、烘干機械、農業機具、金融服務。
2024年第一季度實現營業收入117.73億元,同比增長12.92%;實現歸母凈利潤9.16億元,同比增長13.9%。
新疆機械研究院股份有限公司專注以“航空航天+農機”的雙主業經營模式開展生產經營活動。新研股份的主要產品為航空飛行器結構件、航天飛行器結構件、發動機和燃氣輪機結構件、自走式果穗型玉米收獲機、自走式穗莖兼收型鮮食玉米收獲機、自走式種穗玉米收獲機、自走式辣椒收獲機、自走式落地棉花收獲機、自走式青(黃)貯飼料收獲機。
2024年第一季度實現營業收入0.31億元,同比下降49.18%;歸母凈利潤虧損0.65億元。2023年主營產品包括農牧及農副產品加工機械、航空航天飛行器零部件、批發與零售貿易,分別占整體營收的82.95%、16.10%、0.95%。
星光農機股份有限公司的主營業務為農業機械的研發、生產與銷售。產品包括聯合收割機、壓捆機、拖拉機、旋耕機、青貯機、烘干機、采棉機、花生機以及農業農村廢棄物綜合利用的制肥機、智能化的養魚跑道等。
2024年第一季度實現營業收入0.35億元,同比下降33.96%;歸母凈利潤虧損0.23億元。2023年主營產品包括農業機械、農事服務,分別占整體營收的75.79%、19.88%。
政策推進農業機械行業高質量發展近年來,針對農業機械行業的各項政策多次提及智能農機裝備、高端智能機械、綠色化等關鍵字,為農業機械行業結構性調整和高質量發展創造了有利因素,農業機械高端化、智能化、綠色化是未來農業機械發展的重要趨勢。2023年6月,農業農村部等部門發布《全國現代設施農業建設規劃(2023—2030年)》指出,到2030年,全國現代設施農業規模進一步擴大,區域布局更加合理,科技裝備條件顯著改善,穩產保供能力進一步提升,發展質量效益和競爭力不斷增強。
土地流轉是指享有土地承包經營權的農戶將土地經營權或使用權轉讓給其他農戶或農業經濟的過程。該政策可使土地由細碎化經營轉為規模化經營,提高農戶采用機械化生產的積極性。辦公廳、辦公廳印發了《關于引導農村土地經營權有序流轉發展農業適度規模經營的意見》,提出“鼓勵創新土地流轉形式,放活土地經營權,以家庭承包經營為基礎,推進家庭經營、集體經營、合作經營、企業經營等多種經營方式共同發展。”農業農村部頒布《農村土地經營權流轉管理辦法》,進一步規范農村土地承包經營權流轉工作。未來,隨著農村勞動力老齡化加深和土地流轉政策的持續完善,農業規模化生產占比將進一步提升,為農業機械行業發展創造有利因素。
國內工程機械企業整體銷量不容樂觀,農機市場前景廣闊。工程機械與農業機械就存在著某些相似性,鋼架構、臂架傳動以及通用技術都是十分相似。工程機械與農業機械存在著互相滲透的現象,而且越來越多越來越廣。因此,近年來,工程機械企業紛紛跨界農業機械,或將提升農機行業產品整體水平,推動產業創新發展,加快行業整合。
更多資料請參考中商產業研究院發布的《中國農業機械行業市場前景及投資機會研究報告》,同時中商產業研究院還提供產業大數據、產業情報、行業研究報告、行業白皮書、行業地位證明、可行性研究報告、產業規劃、產業鏈招商圖譜、產業招商指引、產業鏈招商考察&推介會、“十五五”規劃等咨詢服務。
聯系人:李
手機:13658489879
電話:0598-8591900
郵箱:59896898@qq.com
地址: 三明市三元區碧桂園247幢20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