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明是一座綠色的城市,森林覆蓋率近80%,森林蓄積量超過1.82億立方米,森林負氧離子濃度是全國平均水平的3.4倍,人均預期壽命79.82歲,比全國平均水平高2.52歲。市區空氣質量達標天數比例、流域斷面水質、地表水環境質量等6項指標居福建省第一,“林深水美人長壽”成為三明最亮麗的名片。
在福建工作期間,留下了許多重視生態環境、保護生態環境的生動故事,至今仍為三明干部群眾傳頌。綠色既是三明的底色也是發展的優勢,20多年來,三明市歷屆委、政府始終牢記囑托,堅持生態優先、綠色發展,不以破壞生態換取一時經濟發展,做實“綠色三明”文章,打響“中國綠都·最氧三明”品牌,成為全國生態保護與建設示范區。
尤溪縣半山村半月島。半山村發展鄉村旅游,助力村民增收致富。林金龍/攝 三明融媒體中心供圖
堅持“青山綠水是無價之寶”,圍繞“多做經濟發展和生態保護相協調相促進文章”,打好生態保護“加減乘除”組合拳。
? “加法”,就是堅持推進生態產業化、產業生態化,推動鋼鐵與裝備制造產業向價值鏈高端轉型,加快發展新材料產業,促進文旅康養和現代農業融合發展,培育發展新動能。
? “減法”,就是以“壯士斷腕”的決心和勇氣,關閉了三明農藥廠、三明化工廠,退城入園了三明重型機械廠、三明紡織廠,改造升級了鋼鐵企業,市區空氣質量明顯改善,從原來的重污染城市變成了生態優良城市。
? “乘法”,就是通過林業金融改革、綠色金融改革等方式,打通由綠水青山向金山銀山的轉換通道,實現了“不砍樹也致富”。
? “除法”,就是堅決破除體制機制障礙,針對生態領域“九龍治水”難題,實行“河長制”,成立生態綜合執法局,全力解決河湖管理“老大難”問題;針對企業環保意識不強、動力不足等問題,開展企業環境信用評價、排污權交易、環境污染責任保險改革,提升企業減排治污內生動力。
強調,城鎮建設,要依托現有山水脈絡等獨特風光,讓城市融入大自然,讓居民望得見山、看得見水、記得住鄉愁。
三明努力把綠色生態理念融入城鎮化全過程,尊重自然、順應自然,保護環城山體,不搞大開發,實施融山、融水、融城工程,促進人與自然和諧共生。把“適用、經濟、綠色、美觀”建筑方針貫穿鄉村振興全過程,探索建立“縣統籌、鄉統管,地統籌、事統管”農房規劃建設管理工作機制,著力解決“有新房沒新村”問題,形成了泰寧上青鄉、將樂萬安鎮等一批美麗鄉村建設示范點。
三明紅旗廣場雕塑2021年1月5日落成開放,成為三明城市新地標。林文斌/攝 三明融媒體中心供圖
三明經濟社會發展取得成績,根本在于思想的科學指引。
我們深切感到,必須始終把堅持的全面領導作為根本,堅持以的建設為統領,傳承老區“聽話、跟走、感恩”的紅色基因,以實際行動增強“四個意識”、堅定“四個自信”、做到“兩個維護”;
? 必須始終把堅持改革創新作為一以貫之的傳承,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突出問題導向,堅定不移抓改革,不斷激發創新創業創造的新動能;
? 必須始終把發揮比較優勢作為重要抓手,立足資源稟賦和發展基礎,推動比較優勢加快轉化為發展優勢;
? 必須始終把堅持系統觀念作為重要工作方法,統籌推進“五位一體”總體布局,協調推進“四個全面”戰略布局,固根基、揚優勢、補短板、強弱項,促進各方面工作全面協調發展。
當前,三明廣大干部群眾持續深入學貫徹重要講話、重要指示批示精神和的十九屆五中全會精神,立足新發展階段,貫徹新發展理念,構建新發展格局,全方位推動高質量發展,奮力譜寫新三明建設新篇章。
聯系人:李
手機:13658489879
電話:0598-8591900
郵箱:59896898@qq.com
地址: 三明市三元區碧桂園247幢20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