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國際、國內經濟發展的全局來分析,擺在我國工具企業面前的戰略選擇已經十分清楚:首先要在現代制造業迅速崛起的中國市場上一展鴻圖,把競爭目標盯住國際強手,而不是打低水平的內戰。雖然我們現在實力還不夠強,但占了天時、地利、人和的優勢,只要目標明確,措施得當,持之以恒,必然會取得進展。現在的中國工具市場,實際上是一個強手如林的國際市場。以中國工具企業現有的實力,不可能一蹴而就。不同時期要樹立有限目標,根據企業的特長和優勢,分步實施。第一批對手是韓國、臺灣(地區),然后是日本,最后是歐美。當然,我們和國際強手競爭,最終目標不是要把人家趕走,而是要為自己的生存和發展贏得一個足夠的空間。
說到中國工具在國際市場上的發展前景,我想通過前面的分析,也已經十分清楚。當今發達國家的高端制造業,并沒有向外轉移。因為現代高效刀具和數字化測量技術,正是支撐其發展的一個重要手段,所以發達國家的高端制造業和工具工業之間長期形成的產業鏈,十分穩定,并無調整的跡象。以我國工具企業現有的水平和實力,要在其中打開缺口,大舉進入,是不現實的。我認為,當前發達國家的工具市場給我國工具企業提供的機會是有限的,主要包括以下兩方面:
(1)家用工具市場:我國當前大量出口的刀具和量具產品,絕大多數進入的是國外的家用工具市場。在上世紀八十年代中期開始進入這個市場時,效果十分良好。但隨后十多年在這個領域里出現了盲目發展、劣質低價的惡性競爭,目前達到刀具二十多億件、量具達到一多萬件的出口規模,把國際、國內市場都搞亂了,已成為我國工具行業發展中的一個破壞因素,完全違背了“科學發展觀”的指導方針。這種狀況肯定要花大力氣糾正。工具企業走上劣質低價、盲目擴張的道路是沒有前途的。
(2)工業用中、低端工具市場:我國目前已有部分刃具和量具產品進入這個市場,量儀也有少量出口。主要出口的是質優、價廉的標準化工具產品,我們在性價比方面占有優勢,成為發達國家高端工具產品的一個補充。韓國、臺灣(地區),甚至部分日本的工具企業向歐美出口,主要以這類產品為主打,效益也不錯,但有一個艱苦的市場開拓過程。這些進入工業用途的出口產品,必須把售后服務跟上去,不能像家用工具那樣閉著眼睛賣。
聯系人:李
手機:13658489879
電話:0598-8591900
郵箱:59896898@qq.com
地址: 三明市三元區碧桂園247幢20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