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如今我們談醫改,談醫藥市場大環境,“三明模式”都可以說是一個繞不過的話題。其重要性以及引起的關注度都毋庸置疑,連中央都發文為其背書就是最好的證明。然而,最近我在與幾位在福建當地做藥的朋友聊天時,卻聽到了一些不同的意見。
本來只是想跟他們隨便聊聊,聽聽他們當事人對這一“改革先鋒”的切身體會,然而令人詫異的是,不少朋友給我的反饋居然是“不可行”。他們提到很多醫院如果沒有政府的貼補,可能根本就留不住人,改革前所承諾的高薪根本就無法兌現。仔細一想也是,不管是哪一項改革,如果只是粗暴地砍掉一方的利益,以此貼補另一方,必然會產生很多矛盾。利潤分配可以進行調整,然而一刀切式的轉移,必然會對當前工作提出挑戰。當前三明“騰籠架鳥”式的醫改,其重點目前看起來更像是緊緊抓住“藥改”不放,一味壓低藥品價格,限制醫生處方,如此一來,醫保余額是出來了,醫療質量卻不敢斷言。可惜的是,道理都懂,然而目前似乎并沒有更好的辦法。
在這般層層打壓下,藥品處方量在下降,企業營銷費用也隨之削減,如何在新形勢下保持產品的競爭力?我們還是需要做點事。
回歸常態,認真做自己的事情。這很像一句空話。如何回歸常態?如何認真做自己的事情?
那就是,好好做銷售,好好帶隊伍,好好搞活動,而且需要做“對的”活動,取得“對的”結果。
孫子兵法中提到“是故善戰者,其勢險,其節短,勢如彍弩,節如發機”,講求的是一擊斃敵,一招必勝。那這一招于我們醫藥營銷人員而言是什么?那就是市場營銷,我們要學會向市場要銷量!
我們要向市場要銷量,但是大家又很清楚,在當前的政策下,市場的萎縮使得競爭比以前更加激烈,因此,醫藥企業管理人員必須重構企業的資源配置。如何配置呢?或許我們可以從這五方面入手:
一是在產品上我們應該注重分科室的精細化管理。何為精細化管理?不妨回想一下您的產品在全國市場上覆蓋了多少醫院?一家醫院中覆蓋了多少科室?一個科室中又覆蓋了多少醫生?我們要學會做好對這些資源的梳理。
二是要加強對營銷費用的管理,在學術、客情與利益之間,費用投資在什么上面資源轉化效率更高,費用分配的策略就越應該往哪一方面傾斜。
三是需要轉化對一線銷售人員的管理方式,原因很簡單,隨著人的年輕化與市場信息化,如果藥企的管理方式不改變,很難留得住人才。
四是管理針對醫生的推廣活動。很多企業都在反饋,做了活動也不上量,那原因在哪里呢?找到原因后如何去規劃?如何去管理呢?
五是改變人員的觀念和知識技能結構,人員素質的提升必須跟得上行業態勢的發展。有一本書名寫的好,《不會管理你就干到死》!
管理人員在這五點上做足功夫,相信大家也能實現自己的精彩人生。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聯系人:李
手機:13658489879
電話:0598-8591900
郵箱:59896898@qq.com
地址: 三明市三元區碧桂園247幢20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