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奮勇拼搏、志在先行,民營經濟發達、產業集群特色鮮明、改革開放勇立潮頭,創造了“晉江經驗”“泉州模式”。
山城三明,銳意進取、昂揚奮發,作為閩人之源、閩學之源、閩師之源、閩江之源和客家祖地,這里資源豐富,產業基礎扎實。
山與海,自古地緣相接、人文相通、血脈相容;山海協作更是讓兩地情越山海、心手相牽。2023年11月,省委省政府出臺做深做實山海協作《意見》,明確泉州與三明建立對口協作關系。這一重要舉措,正推動兩地增進優勢互補,深化合作共贏,加快構建山海一體的高質量發展格局。
打造山海共享、高效聯通的基礎設施網絡。圖為泉南高速大田吳山鎮段(林秀瓊 攝)
山海協作是在福建工作期間親自倡導推動的重要理念和重大實踐。今年10月,在福建考察時指出,“健全深化山海協作機制,加強山海統籌,強化功能互補”。這為泉三山海協作指明了方向,更鼓舞了干勁。
眼下,兩地在產業協作、項目建設、社會事業等方面,都形成了多元化、多層次、多領域、多路徑的協作新格局,繪就了一幅山海共生、綠藍潑墨的新畫卷。
跨山越海,攜手共進。省委省政府明確泉州與三明建立對口協作關系,是兩地在新起點加快推動高質量發展的重要機遇。兩地攜手爭先、合力奮進,迅速明確領導機制,市政主要領導親自掛帥,市、縣兩級積極推動政主要領導考察互訪。
3月28日,泉州市政府與三明市政府聯合印發《泉州市與三明市山海協作實施方案》(以下簡稱《方案》),并在省內率先出臺實施。根據方案部署,兩市緊緊圍繞產業協作共興共融、創新平臺協同共建、基礎設施互聯互通、社會事業交流合作、生態文明共建共享五項重點任務的落實,力爭到2030年,兩市產業鏈、供應鏈、創新鏈和人文、生態、交通等領域深度互融,努力為全國、全省提供可復制、可推廣的經驗做法。
為推動山海協作工作橫向、縱向深入發展,兩市教育、人社等14個市直部門先后制定出臺專項協作實施方案,以及8對縣級山海協作實施方案(安溪縣-大田縣、鯉城區-明溪縣、洛江區-寧化縣、晉江市-尤溪縣、南安市-將樂縣、惠安縣-泰寧縣、豐澤區-建寧縣、石獅市-清流縣)接連印發。14個對口協作市直部門分別赴泉州考察對接,并形成系列成果。各縣(市、區)分別由政主要領導帶隊赴泉州考察交流,開展招商引資、產業協作等活動。
三明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視泉州三明山海協作,成立市領導為組長的山海協作工作專班,定期召開專題會議,建立山海協作項目全生命周期管理機制,推進實施山海協作的“四梁八柱”基本搭建。兩市高頻次多層次開展互訪交流,累計達260余批次,構筑合力推進的良好工作局面。
走進泉三高端裝備產業園一期,其中四家企業正忙著進行協同生產。由三鋼生產的鋼材進入安德凱重工與明全重工分別鍛造,產品由恒升制造組裝為挖掘機鏈條,廢料進入華力重工再次利用。
以三明與泉州共建高端裝備產業園為契機,安德凱等四家泉州企業同時入駐園區,如今已形成完整產業鏈條,成為密不可分的合作共同體。
“抱團一起取暖,自己就不內卷了。我們幾家的總產值今年上半年超1.5億元,訂單量完全是一個爆棚的狀態,我們現在都全力以赴趕訂單。”三明安德凱重工科技有限公司總經理林飏表示。
我市加強與泉州在高新科技生物醫藥的合作,圖為位于明溪縣的“三新”產業園一隅(江月蘭 攝)
以現有省級以上開發區(工業園區)、山海協作共建產業園為依托,打造“產業飛地”,已落地項目24個,總投資63.7億元。在圍繞三明產業鏈創新鏈協同發展方面,開展“科創飛地”合作項目4個,其中3個創新平臺項目獲福廈泉自主創新示范區協同創新平臺600萬元資金支持。
本年度已簽約山海協作項目119個,總投資210.6億元,三元順芯工程機械等54個項目已開工建設,總投資77.5億元。32個項目列入全省第一批山海協作清單,其中,沙縣遠潤竹木纖維生產、泰寧竹圣竹制文化用品生產加工等13個項目已開工建設。恒利達、建鑫重工、泉禹機械、泉燁機械等4個山海協作項目,列入省重點技改項目庫,獲授信金額2億元。
20世紀50年代末到70年代,一批又一批泉州人因耕地不足、水庫建設、知青下鄉、支援山區建設等原因移民到三明。
僅1958年,全省10萬大軍支援三明工業建設,就有許多來自泉州。當時的三鋼,三分之一是閩南人。三明至今有近20萬人使用閩南方言,保留著特色鮮明的民間俗。
三元區莘口鎮樓源村是一個水庫移民村,村民全部來自泉州。20世紀70年代前后,泉州三美水庫庫區內土地被淹,當地政府村民移民。
“當時一位村民的養父母是樓源國有林場職工,自己也在三明上班。他回去告訴受災村民‘三明這里很好’。”樓源村支部、主任姜友海說。隨后,來自泉州市區、德化縣、南安市等地村民陸續遷移到樓源村,人數大概50戶150人。
當下,更多敢闖敢拼的泉州人來到三明尋找商機,現有5萬多人在三明創辦各類企業1500余家,成立4家泉籍商會,經營范圍遍及機械鑄造、茶葉、紡織服裝、建材等產業,泉州成為三明對外經濟協作最緊密的地區。
9月7日-9日,三明農特產品亮相第十七屆海峽兩岸(泉州)農產品采購訂貨會
5月20日,我市舉辦2024年“送崗留才進校園”活動,招聘會現場設置山海協作專區,13家泉州知名企業參會,提供超過300個優質崗位
兩市圍繞民生領域,發揮比較優勢,持續深化協作。教育方面,推動優質教育資源共建共享,三明75所學校與泉州63所學校建立結對共建關系,4批33名教師赴泉州結對學校跟崗,開展線人。醫療衛生方面,三明市婦幼保健院赴泉州市婦幼保健院兒童醫院、晉江市中醫院到三明市中西醫結合醫院交流學。我市選派3人赴泉州對口單位進修,安溪縣醫院選派4名醫療專技人才到大田縣總醫院開展幫扶活動。
聯系人:李
手機:13658489879
電話:0598-8591900
郵箱:59896898@qq.com
地址: 三明市三元區碧桂園247幢20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