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網廈門6月16日電 (記者 雷朝良)“嘿,朋友!大家來作伙,你飲一杯我飲一杯,擱一嘴美人茶。”16日,一首由臺灣創作者演唱的閩南語歌曲《閩一口茶》在第十六屆海峽論壇·海峽兩岸美人茶文化交流活動現場唱響,吸引兩岸茶人隨聲哼唱。
“一盞美人茶緣結兩岸情”第十六屆海峽論壇·海峽兩岸美人茶文化交流活動由海峽兩岸茶業交流協會、三明市人民政府主辦,以兩岸美人茶“結緣、發展、融合”為主線,通過節目表演、嘉賓說茶、證書頒授、共通標準啟動儀式等方式,展現兩岸美人茶的深厚情緣和豐富內涵。
活動當天,來自海峽兩岸的嘉賓、臺胞、專家學者等200余人相聚廈門,以茶會友、以茶揚文、以茶興業。在現場,兩岸茶企茶人分享種茶趣事,以切身感受講述兩岸美人茶文化的傳承與發展。
“90后”臺青彭安源跟隨父輩的腳步在大田種茶600多畝,并攜手當地青年春將大田傳統美人茶園打造成國家4A級景區。彭安源說,隨著美人茶在大田落地生根,這里也成了他的第二個家鄉。“追隨父親的足跡,現在我在臺灣、福建兩地助推大田美人茶的發展。”
1999年,彭安源的父親彭寶法來到大田投資設廠,引進軟枝烏龍、金萱等臺茶優良品種和臺灣東方美人茶制茶工藝,創辦起大田第一家臺資茶企。從此,臺灣東方美人茶扎根大田并不斷發展。目前,該縣年產美人茶4300噸,占大陸美人茶產量的70%以上,成為大陸面積最大的美人茶生產基地,被譽為“中國高山茶之鄉”“中國美人茶之鄉”。
中國工程院院士、茶學專家劉仲華表示,福建是烏龍茶的發源地,臺灣是烏龍茶的重要產區。閩臺茶同根、種同源、藝同師、技同門,近年來與臺灣東方美人茶的合作交流日益頻繁,茶樹品種制作技術不斷交流創新。隨著消費者對高品質產業需求日益增長,美人茶獨特的果香蜜韻深受消費者青睞,市場前景愈發廣闊。
近年來,兩岸茶文化、茶產業、茶科技“三茶”交流與合作日益熱絡緊密,呈現出“以茶促融,合作共贏”的良好態勢。海峽兩岸茶業交流協會會長林鐘樂說,今年是海峽茶會首次增設美人茶文化交流活動。“希望兩岸更多的茶人共同弘揚茶文化。”
臺灣民意代表蘇清泉近年來多次參加海峽論壇,深切感受到了兩岸同胞交流的綿密。他說,兩岸美人茶不僅凝聚了兩岸茶人的智慧和汗水,也見證了兩岸同胞文化交流、情感交融的歷史情緣,成為兩岸融合發展的重要成果。
大田縣所在的三明市生態環境良好,為當地發展茶產業奠定了堅實基礎。據三明市委副書記楊興忠介紹,二十多年來,三明市充分發揮林深水美茶香的優勢,大力發展生態茶產業,堅持市縣聯動、政校企協同,以美人茶為突破口,推動生態茶產業提質增效,有力促進了海峽兩岸鄉村融合發展。
活動現場,三明還舉行了5個招商項目的簽約儀式,頒授了5位“大田美人茶制作大師”和5位“大田美人茶制作工匠”。(完)
本網站所刊載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網觀點。 刊用本網站稿件,務經書面授權。
[網上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0106168)] [京ICP證040655號] [
京公網安備 201號] [京ICP備05004340號-1] [互聯網宗教信息服務許可證:京;京]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 舉報郵箱:報受理和處置管理辦法總機:86-10-87826688
聯系人:李
手機:13658489879
電話:0598-8591900
郵箱:59896898@qq.com
地址: 三明市三元區碧桂園247幢20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