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明市認真學習宣傳貫徹落實習來閩考察重要講話精神,牢記習重要囑托,鞏固拓展提升“三明實踐”內涵和成效,做實做足“工業+綠色”文章,以生態產業化創新發展作為突破口和具體抓手,加快把生態優勢、資源優勢轉換成發展優勢、產業優勢,促進工業轉型與綠色發展融合并進,走出一條“產業優、生態美”的三明路徑,打造全省綠色經濟重要增長極。2020年三明全市單位GDP能耗同比下降5.78%、能源消費總量同比下降1.92%,兩項指標均居全省第2位。“十三五”期間,超額完成省上下達單位GDP能耗、能源消費總量“雙控”目標。”
2020年,三鋼實現鋼產量1143萬噸,是20年前的11倍多,鋼產量雖然呈現幾何級的增長,但三鋼通過提升裝備工藝技術、加大環保資金投入等有效方式,實現了增產不增污、增產不增廢、增產不增能耗的“綠色鋼鐵”目標。同時,三鋼致力發展循環經濟、制訂超低排放行動計劃,已建成建設成為環境優美、綠色生態的AAA級旅游景區。
近年來,三明市以產業鏈為紐帶,持續推動工業綠色轉型升級。重點針對鋼鐵、水泥、造紙等高耗能產業,先后實施三輪技術改造提升行動計劃,用好工業投資技改獎補等優惠政策,興業銀行三明分行投放技改基金24.87億元,“十三五”期間共有501個項目列入省重點技改項目庫,累計完成投資311.12億元,帶動全市技改投資年均增長17.5%。在抓傳統產業轉型的同時,全力淘汰低效產能,推進地方低能煤礦有序關閉退出,“十三五”期間關閉退出煤礦企業參與市場化產能置換指標交易,幫助23處已關停煤礦籌措資金約11340萬元。
目前,三明已建成國家級綠色工廠2家、省級綠色工廠10家、省級綠色供應鏈企業2家,制造業資源能源利用效率和清潔生產水平得到顯著提升。
南方紅豆杉為世界珍稀瀕危樹種,國家一級保護植物,被譽為“植物黃金”,其提取物紫杉醇是一種珍貴的天然抗癌植物。
福建南方制藥公司在人工培育紅豆杉種苗的基礎上,尋求紫杉醇提取技術和紫杉醇原料藥研發的創新突破,將國內紫杉醇針劑的價格從3000多元壓低到現在的200多元,公司研發生產的紫杉烷類產品如今占國內市場60%、國際市場20%,如今三明市明溪縣擁有國內最大的6.24萬畝南方紅豆杉藥用林、用材林等種植基地。
近年來,三明市立足現有藥材資源優勢,按照“龍頭企業+科研院所+合作社+基地”模式,深化與中國醫藥工業研究總院、中國林科院林化所合作,推動匯天生物等企業開發終端制劑、創新藥,加大特色醫藥產品二次開發,延伸大健康產業,做精做強生物醫藥產業。
目前,三明擁有藥號223個,初步形成以抗腫瘤原料藥、吸入式麻醉劑、中成藥等為主的特色醫藥產業類群。同時,聚焦氟新材料、石墨和石墨烯、稀土等新興產業,培育做大翔豐華、海斯福、廈鎢新能源等一批龍頭企業,海斯福公司六氟異丙基甲醚等14個產品獲得福建省制造業單項冠軍,2020年全市新材料產業增加值增速達17.3%,超過全市平均增速14.6個百分點,全市綠色產業、新興產業占比不斷提升,綠色發展道路越走越寬。
在三明黃砂工業園,對于三農新材料來說,氫氟酸屬于工業廢酸,處理廢酸需要一筆不菲的費用。然而,近年來園區引進了金氟化工公司,將“廢酸”變“寶貝”。金氟化工以這些工業廢酸為原料生產的氟鈦酸鉀、氟硼酸鉀等高端無機氟產品,市場售價達每噸2萬至3萬元。而今,以福建三農為氟新材料產業鏈起點,金氟化工為中間連接線,園區又對接引進了安美奇(中國)鋁業項目,形成了園區內循環產業鏈,既提高了氟資源綜合利用水平和產品附加值,也促進了產業健康可持續發展。
三明市通過循環關鍵補鏈、綠色化改造等系列舉措,指導推動全市工業園區實施循環化綠色改造,實現生產過程耦合和多聯產,促進園區綠色低碳循環發展,提高園區資源產出率和綜合競爭力,初步構建了“多園多鏈、多業共生”的生態產業發展模式。其中,稀土綠色生態循環經濟產業園區被列入工信部支持范圍,梅列經濟開發區列入全國循環化改造重點支持園區,金沙園被列入省級循環化綠色改造支持園區,三明黃砂工業園順利通過福建省首批化工園區認定。
三明市進一步加強工業園區標準化建設工程,制定園區標準化建設三年行動方案,提升產業集中度和基礎配套能力,金沙園列入全省工業(產業)園區標準化建設試點,海西三明生態工貿區大垅片區開發建設等2個項目獲得國家工業園區專項債券支持6億元,工業園區向集約化、高效化、整體化加快轉變。
聯系人:李
手機:13658489879
電話:0598-8591900
郵箱:59896898@qq.com
地址: 三明市三元區碧桂園247幢20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