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金剛經》中有這樣一句話:“若菩薩有我相、人相、眾生相、壽者相,即非菩薩。”盡管佛教源自印度,但傳入我國后深受我國人民的喜愛。尤其是觀音菩薩的形象備受推崇,她在我國人心中被賦予美麗和慈悲的形象,成為專聽世間苦難之音的慈悲化身。這種喜愛在我國的電視劇中也有所體現,觀音即便是一個配角,也是一個能凈化人心的存在,深刻印在人們的記憶中。
我國各地也有許多寺廟專門供奉觀音菩薩,她作為救苦救難的菩薩形象深入人心。觀音菩薩的圣像遍布各地,比如浙江寧波普陀山、廣東佛山,以及海南三亞南山寺,那里有一座莊嚴肅穆的觀音菩薩雕像。而談到最出名的,當屬三亞的南海觀音雕像。
三亞號稱佛性最強的地方,吸引了眾多虔誠的信徒前來朝拜。1993年,為了提供更好的場地,三亞政府在海邊修建了南山寺。然而,寺廟建成后,人們覺得似乎還缺少了一座觀音像。經過多次規劃設計,南海觀音的設計圖最終出爐,使用佛家常見的數字108作為觀音像的高度。2005年,南海觀音像終于建成,成為三亞的一大地標。
當時,修建南海觀音像耗資8億元,引起了爭議。一些人認為這是對民生的浪費,不如將這筆錢用于更實際的用途。然而,南海觀音像的建成卻在短時間內為三亞政府贏得了口碑。游客紛紛慕名而來,觀賞三亞美麗的海景,膜拜巨大的觀音菩薩。觀音像的存在吸引了越來越多的游客,成為三亞的一大旅游勝地。這也為三亞政府帶來了可觀的旅游收入。
觀音像的高度達到一百零八米,幾乎相當于三十二層樓。整體造型潔白無瑕,細致的設計展現了觀音的高潔品性。盡管有爭議,但觀音像成為三亞的一張名片,吸引了國內外游客前來朝拜。這一投資也在短時間內取得了回報,使三亞政府收回了建造費用,并為當地居民提供了更多的就業機會。
在這一過程中,人們開始佩服三亞政府的決策,認為這是一次明智而睿智的投資。觀音像的存在不僅為三亞帶來了經濟增長,也為當地居民提供了更多的工作機會。雖然當初的投資引起了一些質疑,但時間證明了這一決策的正確性。
觀音像的火爆反響證明了政府的長遠眼光,結合當地的佛教文化特色,打造了一座與眾不同的觀音雕像。觀音像的存在不僅是對信仰的追求,也是一次對地方經濟的促進。每個地方都有可能通過結合本地的特色,用心打造屬于自己的旅游勝地,提高當地的民生經濟水平。
聯系人:李
手機:13658489879
電話:0598-8591900
郵箱:59896898@qq.com
地址: 三明市三元區碧桂園247幢20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