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語:2024年3月1日,會議審議通過《推動大規模設備更新和消費品以舊換新行動方案》。
2024年4月9日 ,工信部等七部門聯合印發《推動工業領域設備更新實施方案》,提出推動重點用能行業、重點環節推廣應用節能環保綠色裝備,鋼鐵行業加快對現有高爐、轉爐、電爐等全流程開展超低排放改造,爭創環保績效A級;有色金屬行業加快高效穩定鋁電解、綠色環保銅冶煉、再生金屬冶煉等綠色高效環保裝備更新改造。
2024年9月20日,工業和信息化部印發《工業重點行業領域設備更新和技術改造指南》,《指南》明確了石化化工行業設備更新目標。以煉化、煤化工、氯堿、純堿、電石、磷肥、輪胎、精細化工等領域達到設計使用年限或實際投產運行超過20年的主體老舊裝置為重點,推動老舊裝置綠色化、智能化、安全化改造,加快更新改造老舊、低效、高風險設備。
《指南》是對設備更新相關政策的強化與延續。2024年以來,層面出臺多項設備更新、以舊換新相關政策。從大規模設備更新到工業領域設備更新再到工業重點行業領域設備更新和技術改造,目標逐步細化明確。
《指南》明確了多個重點行業和領域的設備更新與技術改造任務,特別是對工業軟件和操作系統更新換代的升級要求。《指南》指出,到2027 年完成約200 萬套工業軟件和80 萬臺套工業操作系統更新換代任務。
《指南》提到,我國將在27個工業重點行業、4個工業重點領域進行大規模設備更新和技術改造,并紛紛設定了到2027年的更新目標(以下簡單列舉5個重點行業)。27個行業包括石化化工行業、鋼鐵行業、汽車行業、基礎零部件與基礎制造工藝行業、工程機械行業、工業機器人行業、航空行業等;4個領域包括工業軟件領域、工業網絡設備、綠色節能設備、安全應急裝備等。
——以石化化工行業為例,石化化工行業設備更新目標為:以煉化、煤化工、氯堿、純堿、電石、磷肥、輪胎、精細化工等領域達到設計使用年限或實際投產運行超過20 年的主體老舊裝置為重點,推動老舊裝置綠色化、智能化、安全化改造,加快更新改造老舊、低效、高風險設備。到2027 年,推動行業數字化轉型成熟度 3 級及以上企業比例達到15%以上,4級及以上企業比例達到 7%以上,關鍵工序數控化率達到85%以上,數字化研發設計工具普及率達到 75%以上。
“十四五”時期是我國實現第二個“一百年”奮斗目標的起步期,也是我國由石油化工大國向強國跨越的關鍵5年,我國石化行業也同樣面臨由石化大國向石化強國轉型升級壓力,未來石油化工行業呈現綠色發展趨勢。我國發布了《關于完整準確全面貫徹新發展理念做好碳達峰碳中和工作的意見》,明確提出了 2025 年、2030 年、2060 年三大階段目標。相關人士預測,2040-2050年,石油作為原料與燃料的比重將各占一半,中國市場廣闊,對石油化工產品的需求會更多。
——鋼鐵行業設備更新目標:以鐵礦采選、鐵合金冶煉、焦化、燒結、球團、煉鐵、煉鋼、軋鋼等工序限制類裝備升級改造和老舊設備更新改造為重點,推進主體設備大型化、智能化、綠色化改造,實施鋼鐵行業超低排放改造和能效提升,促進先進工藝、智能裝備和數字化技術的應用。到 2027 年,技術裝備水平再上新臺階,80%以上鋼鐵產能完成超低排放改造,30%以上鋼鐵產能達到能效標桿水平,關鍵工序數控化率達到 80%。
——有色金屬行業設備更新目標:重點推動有色金屬行業節能降碳減污和數字化智能化改造,推廣綠色高效采選、冶煉、材料加工等裝備,推動采掘、磨浮、熔煉、電解、擠壓、鍛造、軋制等重點工序在線檢測裝置、先進過程控制和智能裝備的應用。力爭到2027 年,實現電解鋁噸鋁碳減排 5%、節電 200kWh,淘汰200kA 以下預焙陽極鋁電解槽,35%以上電解鋁產能以及 55%以上銅、鉛、鋅冶煉產能達到能效標桿水平,能效基準水平以下產能全部退出,大幅減少二氧化硫和氮氧化物等污染物排放,規上有色金屬企業關鍵工序數控化率達到 75%以上,裝備自主保障能力和數字化智能化應用水平顯著提高。
——汽車行業設備更新目標:以新能源汽車整車及零部件生產環節設備為重點,圍繞整車沖壓、焊接、涂裝、總裝 4 大工藝及零部件生產制造,更新應用先進制造技術、自動化和柔性化技術、節能環保技術及相應設備,支持企業實施技術升級與改造更新。到2027 年,實現汽車及零部件生產效率、能耗、環保水平及產品質量等再上新臺階。
針對其他各行業也分別公布了設備更新的目標,但具體實施路徑上,針對設備年限、行業規模要求、企業生產產能是否達標等諸多方面,仍有待下一步出臺更完善和更大力度的政策支持。
一是節能減污降碳改造。采用高效催化、生物催化、超重力反應、膜極距及氧陰極離子膜電解、半水法工藝或二水-半水法磷酸生產等效率提升技術,閉式循環冷卻水系統、熱集成精餾、換熱網絡系統優化、半廢鍋流程等節能技術,直接氧化法環氧氯丙烷、無汞觸媒生產聚氯乙烯、資源綜合利用等清潔生產技術改造升級,更新固定床煤氣化爐、小電石爐、低效電機、精細化工開放式反應器(釜)等低效設備及儀器儀表。
二是智能化改造。以煉化領域優化生產計劃及工藝過程,煤化工領域提高安全管控、能源平衡及成本精細化管理水平,氯堿領域提升工藝穩定性,輪胎領域提高勞動生產率及加快服務化轉型,精細化工及化工新材料領域提升質量穩定性及安全環保水平等為重點,推進企業在生產控制、能源管理、安全環保等重點環節加快新型工業網絡、儀器儀表、智能裝備設備、關鍵軟件和系統等“基礎填平補齊”和改造提升。開展裂解爐、壓縮機等主要設備狀態監測及預測性維護,“工業互聯網+危險化學品安全生產”建設,智能立體倉儲及智能裝卸機器人、智能安全應急設備應用。
三是本質安全水平提升。重點采用液相加氫、連續化、微反應等低風險工藝技術,加快更新老舊反應器(釜)、精餾塔、壓縮機、泵、換熱器、儲罐等設備及儀器儀表。
四是工業操作系統升級改造。全面推進分布式控制系統、數據采集與監視控制系統更新換代,有序推進生產線以及泵、閥等生產設備中的可編程邏輯控制器、嵌入式軟件更新換代。加快推進非關鍵工序、非核心場景開展安全儀表系統更新升級,逐步開放關鍵工序和核心應用場景。對于遠程終端單元等其他石化化工行業專用工業操作系統產品,按照“成熟可用產品全面推進更新換代、基本可用產品成熟一批更新一批”原則,逐步擴大更新換代范圍和規模。
五是工業軟件升級改造。全面推進實驗室信息管理系統、制造執行系統、企業資源計劃、企業資產管理、供應鏈管理、操作員培訓系統、設備維護維修和大修、實時數據庫更新換代。對于石化三維工廠設計軟件、基礎物性數據庫軟件、流程模擬、在線實時優化、先進過程控制等初步成熟的軟件加快開展中試驗證,優先選取非關鍵工序、非重要應用場景開展更新換代,逐步開放關鍵工序和核心應用場景。
一是實施先進設備更新行動。針對工業母機、農機、工程機械等行業,加快服役10年以上老舊機床等落后低效設備更新替代;針對航空、光伏、動力電池等行業,對標國際先進水平,更新一批高技術、高效率、高可靠性的先進設備;圍繞研發設計、中試驗證、檢驗檢測等薄弱環節,更新升級一批試驗檢測設備。
二是實施數字化轉型行動。以推進制造業數字化、網絡化、智能化為重點,推廣應用工業機器人、智能物流等智能制造裝備,建設一批智能工廠;加強數字基礎設施建設,加快工業互聯網、千兆光網、算力中心等規模化部署。
三是實施綠色裝備推廣行動。推動石化化工、鋼鐵、有色、建材等重點用能行業、重點環節,應用推廣節能、節水、環保等綠色裝備;推動電機、變壓器、鍋爐、泵等重點用能設備更新換代;加大工業固廢處理設備設施更新升級。
四是實施本質安全水平提升行動。推廣應用一批先進適用安全裝備,加快推動石化化工老舊裝置綜合技改、推動民爆行業“機械化換人、自動化減人、機器人替人”,加強安全應急、消防等領域裝備升級改造與配備配置。
工信部還將聯合相關部門落實投資、稅收優惠、專項再貸款等支持政策,加大財稅金融支持、強化標準引領、加強要素保障、建立協同工作機制,加快推動工業領域設備更新落實見效,推動科技創新與產業創新深度融合,為加快推動新型工業化、發展新質生產力、推動科技創新成果的產業化、構建以先進制造業為支撐的現代化產業體系提供堅實基礎。
工業領域設備更新工作穩步推進,企業技術改造步伐加快。2024年1-8月,全國工業設備投資增長11.1%,技術改造投資增長10.6%,增速較2023年全年分別高2.4、5.9個百分點。二季度,全國規上工業企業數字化研發設計工具普及率達到83.1%、關鍵工序數控化率達到64.9%,較2023年底分別提高1.1和1.9個百分點。
軟硬件協同升級是制造業智能化轉型的必然趨勢。在推動硬件設備更新的同時,政策高度重視工業軟件系統的迭代升級和創新應用,首次明確提出了工業軟件的更新要求。傳統的硬件設備更新雖然能夠提升企業的生產效率,若沒有與之配套的先進工業軟件作為支持,智能化制造的潛力難以充分發揮。這使得硬件設備的更新換代不再是單純的技術升級,而是整個生產系統的智能化提升。隨著我國制造業向數智化轉型,MES、ERP 等軟件系統地位愈發突出,成為提升企業提質增效、增強供應鏈韌性的重要抓手。
自主可控重要性凸顯,國產替代有望進一步加速。工業軟件領域以提升產業鏈供應鏈韌性和安全水平為重點,圍繞石油、化工、航空、船舶、鋼鐵等關系經濟命脈和國計民生的行業領域。通知反映了在核心工業領域,國產軟件的自主可控將成為重要戰略方向,關鍵軟件系統的國產化進程有望進一步提速。
伴隨技術成熟度提升,國產工業軟件已實現部分場景替代。在政策支持、技術迭代以及市場需求推動下,國內工業軟件企業與海外競品差距逐漸縮小,在多個關鍵領域已取得顯著進展。在CAD、EDA、MES、DCS 等領域,中望軟件、華大九天、廣立微、賽意信息、中控技術、金蝶國際、寶信軟件等公司的技術和產品都有顯著進步,下游用戶認可度明顯提升,已經可以在部分行業與場景實現對海外競品的替代,甚至在特定領域表現出更好的適應性,未來對自主研發的政策與資金支持將進一步激勵本土企業加快技術創新,提升競爭力,推動國產工業軟件加速發展。
3. 工業和信息化部:聚焦工業領域重點行業開展四大行動 全面推動設備更新和技術改造
聯系人:李
手機:13658489879
電話:0598-8591900
郵箱:59896898@qq.com
地址: 三明市三元區碧桂園247幢20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