習強調,要高度關注新業態發展,堅持網上網下結合,做好新就業群體的思想引導和凝聚服務工作。近年來,以平臺經濟為代表的新業態蓬勃興起,聚集了包括外賣配送員、網約車司機、網絡主播等大量新就業群體,他們不僅是經濟發展的新生力量,也正逐漸成為基層治理的重要參與者。福建省三明市堅持黨建引領,通過建強機制、創亮品牌、深度融合,助推新業態、新就業群體健康有序發展,融入基層治理,為三明革命老區高質量發展示范區建設作出“新”貢獻。
三明市實施新興領域黨建集中攻堅行動,凝聚新業態、新就業群體黨建工作合力,掛鉤幫扶新興領域企業黨支部,扎實推進新業態、新就業群體黨組織標準化、規范化建設。
新業態、新就業群體流動性強,勞動關系彈性大,社會歸屬感弱,管理難度較大。三明市堅持縱向和橫向同時發力,建好建強管理服務機制,構建較為完善的組織架構,不斷提高黨的組織覆蓋和工作覆蓋質效。目前,三明市有新業態企業473家,其中412家企業有黨組織,共有879名黨員。
縱向上,突出條塊結合、上下聯動,構建市委組織部和“兩新”工委牽頭抓、行業主管部門協同抓、縣(市、區)直接抓、街道和社區兜底抓的黨建管理體制。堅持“抓行業、行業抓”,依托民政局、司法局、郵政管理局、城管局等行業主管部門物業服務行業黨委、小微企業和個體經濟組織黨委等市級行業綜合黨委9個、縣級行業黨組織20個,形成“‘兩新’工委—行業黨委—‘兩新’組織黨組織”的組織架構。
橫向上,建立“兩新”組織黨建工作聯席會議制度,定期召開黨建工作聯席會,分析黨建工作形勢,研究新情況、新問題,制定解決突出問題的辦法和措施,推動黨建主體責任落實,定期向市委述職并接受評議,對工作開展情況、各成員部門履行職責情況以及聯席會議議定事項、領導批辦事項辦理情況進行督查考核,確保各項措施落實到位、各項目標任務順利完成。
以完善的黨組織架構,給流動黨員溫馨的“家”。三明市通過“轉入一批、招聘一批、發展一批、儲備一批”的方式解決企業黨員數量不足問題,為企業組建黨組織提供條件。采用發展黨員指標單列的方式,在前期摸底的基礎上,有針對性地做好發展黨員計劃指標,把指標明確到“兩新”組織黨組織具體對象,落實跟蹤指導,做到精準發展黨員。對于“口袋”黨員,按照屬地管理、分頭負責的原則,開展“三找”活動(黨員找組織、組織找黨員、黨員找黨員),讓“口袋”黨員亮明身份。積極引導行業黨委建立企業“流動黨支部”,把流動黨員納入黨支部的管理。
為了進一步提高新業態、新就業群體的獲得感與幸福感,三明市組織30名新興領域青年代表參加2024年三明市新興領域青年公益體檢活動。據了解,三明市已連續六年為環衛工人、快遞員、外賣配送員等近600名一線工作者提供免費體檢服務,為新興領域青年的健康保駕護航。
“我們一忙起來往往忽略了自己的身體,非常感謝這次免費體檢,讓我清楚地了解自己身體存在的問題,今后一定會注意勞逸結合。”參加完體檢的“餓了么”外賣騎手余勇然感慨道。
近年來,以平臺經濟為代表的新業態蓬勃興起,各類新經濟組織、新社會組織、新就業群體應勢而生,成為推動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的“新”力量,也成為基層黨建的“新”領域。但由于用工方式靈活、工作地點分散,新業態、新就業群體的歸屬感普遍不強。
如何為大家建立一個上下貫通、覆蓋面廣、組織有力的“家”?三明市堅持網上網下結合,以黨建破題,思路豁然開朗。
在大力加強新業態、新就業群體黨組織建設的基礎上,三明市緊盯新業態、新就業群體黨員教育管理,通過網上研發“紅新e家”微信小程序+網下打造“暖新驛站”服務陣地,有力破解新業態、新就業群體集中學習難開展、支部活動難召集、黨組織作用難發揮“三難”問題,實現新業態、新就業群體黨員教育管理有效覆蓋。
打開“紅新e家”微信小程序,黨員報到、黨建資訊、志愿活動等十余個模塊映入眼簾,黨員可通過平臺“云直播”“云共享”等功能實時聯網學習、交流體會,不便到場的黨員也可以在網上同步參與集中學習。
此外,三明市還依托“暖新驛站”服務陣地,整合“紅色資源”,打造綜合展示平臺,以空間區域為單位,結合“黨旗在一線高高飄揚”系列活動,打造網上+網下、全天候、開放式學習陣地。目前,已有23個“暖新驛站”投入使用,開展學習教育、業務培訓、政策宣講等活動達150余場次。
“現在在嚴寒酷暑天氣里,我們都可以在‘暖新驛站’里短暫休息,在感受溫暖的同時,我們也想把溫暖帶給別人。”三明市合飯信息服務有限公司黨支部(以下簡稱“餓了么”〈三明市〉黨支部)書記鄭宣忠介紹,他們在送外賣時還會關注社區安全,為居民做力所能及的小事。鄭宣忠在做好表率的同時,還不斷為騎手賦能,組織新入職的騎手開展茶話會、新老騎手交流會等活動。
“餓了么”(三明市)黨支部由三元區城關街道黨工委指導成立,該黨支部碧桂園站點目前有7支外賣團隊、58名外賣配送員,由此按照7個網格融入基層治理,將外賣團隊負責人聘為“流動網格長”,外賣配送員作為兼職網格員,充分發揮人清、地清、事清的職業優勢,參與環境清潔、政策法規宣傳等活動。
2023年底,在市、區組織部門和市物流行業黨委的指導推動下,三明市拓遠汽車服務有限公司(以下簡稱拓遠公司)成立的黨支部在徐碧中央商務區黨委安家落戶,著力打造“拓遠好運”黨建品牌和雷鋒車隊。“‘開好車、做好事、當好人’是我們的宗旨和目標。”拓遠公司黨支部書記魏強如是說。作為一名退役軍人,雷鋒精神深深地扎根在他的心里,雷鋒車隊的名稱也由此誕生。雷鋒車隊目前共有20人,其中有3名黨員、4名入黨積極分子,每輛車上均配備應急醫療救助包。
2023年除夕當天晚上6點,家住三明市三元區徐碧街道六路社區的王女士準備開車帶著家人返回老家吃團圓飯。但是臨出發時,車子出現故障,想打車又無人接單。六路社區得知情況后,隨即聯系拓遠公司請求幫助,在該公司黨支部協調下,雷鋒車隊隊員林澤吉犧牲了自己與家人團聚的時間,將王女士一家送回老家。
拓遠公司黨支部以六路社區為出行保障服務試點,利用平臺優勢,就近提供雷鋒車隊車輛,在出行高峰期、惡劣天氣等不易打車時段,及時為老、弱、病、殘、孕等有出行需要的特殊群體提供定點接送服務。在黨員的帶動下,越來越多的網約車司機加入雷鋒車隊志愿服務隊,成為三明市網約車行業的一張亮麗名片。
近年來,三明市寧化縣引導28名黨員擔任社區網格員和“小巷管家”,充分發揮新就業群體“移動探頭”作用,組建4支“青騎志愿服務隊”,開展志愿服務活動160余人次。沙縣區申通快遞安檢員陳圣煒是一名黨員,作為“社區信息員”,他積極利用業余時間,將人員信息及時采集錄入“福建治安便民系統”;作為“民情調解員”,他群眾基礎扎實,微網格里有矛盾訴求,居民第一時間都會反饋給他;作為“安全巡查員”,他堅持日常巡查,查看安全隱患,在一次后,他第一時間加入清理修復工作。
環境臟亂“隨手拍”、安全隱患“隨手報”、網格小事“隨手幫”……三明市新業態、新就業群體秉承群眾利益無小事的理念,通過黨員示范帶動周邊群眾參與基層治理,為和諧社區盡自己微薄之力,架起黨群“連心橋”。近年來,130余名新業態、新就業群體人員在將樂縣各社區“報到”,同時兼任政策法規宣傳員、社情民意收集員、文明新風傳遞員……為基層治理貢獻一份力量。順豐速運將樂分公司黨支部黨員湯勤是將樂縣首批“紅騎手”,在他的帶動下,“紅騎手”隊伍現在已有50余人,協助社區解決違規搭建、環境衛生、治安隱患等民生訴求120余件。
新業態、新就業群體積極融入基層治理,離不開三明市各項激勵措施得當有效。2022年,三明市快遞行業集體協商案例入選全國“穩就業促發展構和諧”行動計劃十佳案例。協商工作破解了行業重點崗位最低工資標準、保障休息休假權利、提升社會保障水平、規范行業用工等7個行業難題,協商成果惠及三明市當年4000多名快遞員。2023年,三明市開展“為新就業形態勞動者購買人身意外傷害保險”工作,累計為新業態、新就業群體購買“意外險”5000多份。三明市還持續推進新業態、新就業群體工會工作,與15家新業態企業工會開展結對共建活動,推動被幫帶基層工會初步建成合格職工之家。
三明市將持續加強新業態、新就業群體黨建工作,用好“紅新e家”平臺,常態化開展凝聚服務活動。制定完善積分計算兌換機制,充分發揮新業態、新就業群體黨員靈活輕便、熟悉社情優勢,示范帶動更大范圍新業態、新就業群體兼任網格員,積極融入基層治理,營造創先爭優氛圍,提升基層治理水平。
近年來,伴隨著經濟社會發展和技術進步,具有新生產、新消費、新流通等特征的商業模式和產業形態不斷涌現,由此產生了大量新業態、新就業群體。依托互聯網平臺,網約車司機、快遞員、外賣配送員、網絡主播等新業態、新就業群體更是快速發展,已成為推動經濟增長和社會發展的重要力量。但新業態、新就業群體在勞動關系、職業構成、工作方式等方面又有其特殊性,如何對這一新型職業人群開展有效的管理和服務,并引導、激發其更好地融入基層治理,是新時期推進社會建設和提升基層治理效能有待探索的新課題。福建省三明市就此展開多方面實踐探索,取得了積極成效。
突出黨建引領,建強建好上下聯動、條塊結合的管理服務機制和組織架構。新業態、新就業群體流動性強、工作方式彈性大、職業聯系弱,如何在平臺管理的同時通過組織機制創新推動新業態、新就業群體再組織化?三明市堅持縱向和橫向同時發力。在縱向維度上,構建市委組織部和“兩新”工委牽頭抓、行業主管部門協同抓、縣(市、區)直接抓、街道和社區兜底抓的管理體制,構建“‘兩新’工委—行業黨委—‘兩新’組織黨組織”的組織架構。在橫向維度上,定期召開黨建工作聯席會,分析“兩新”組織黨建工作形勢,研究解決突出問題,增強基層黨組織的引領作用。
網上服務與網下服務疊加,創亮服務新業態、新就業群體的品牌。新業態、新就業群體工作強度大,且工作地點長時間在戶外,應得到社會各界的尊重和關愛,這也是社會文明和進步的體現。為了進一步提高新業態、新就業群體的獲得感與幸福感,三明市探索“網上服務+網下服務”疊加,提升為新業態、新就業群體服務的溫度,并形成特色品牌。網上服務通過“紅新e家”微信小程序,開展以黨員為主體的學習教育、業務培訓、政策宣講等活動。網下服務以空間區域為單元搭建“暖新驛站”,為快遞、外賣配送員提供短暫休息場所,也成了他們彼此交流、互助、賦能的“暖心之家”。
引導、激發新業態、新就業群體發揮職業優勢,參與基層治理實踐。新業態、新就業群體作為一支重要的社會服務新生力量,也是能動的主體資源。在基層治理實踐中,三明市不僅注重引導新業態、新就業群體立足崗位開展優質服務,還激勵他們充分發揮人清、地清、事清的職業優勢,參與環境清潔、政策法規宣傳等活動,有的還兼任社區微網格員,在基層治理中扮演了“移動探頭”“小巷管家”“社區信息員”“民情調解員”“安全巡查員”等角色。
新業態、新就業群體的管理服務和社會參與是一項創新性工作,三明市已形成自身的做法和經驗,未來應進一步拓展管理服務內涵,吸引更多的新業態、新就業群體在基層治理中“顯身手”。
聯系人:李
手機:13658489879
電話:0598-8591900
郵箱:59896898@qq.com
地址: 三明市三元區碧桂園247幢20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