眾所周知,贛南(贛州)、閩西(龍巖、三明)、粵北(韶關、清遠)、東江流域(河源、惠州、深圳)、梅州地區被稱為客家大本營。其中,廣東省是全國客家人最集中的一個省份,將近有3500萬客家人。排名第二的是江西省,將近有1300萬客家人。很多人以為排名第三的是福建省,其實,不是,客家人人口排名第三的是廣西壯族自治區。那么,廣西到底有多少客家人呢,請看我如下介紹。
2237年前,第一批客家人(50萬秦兵)就隨趙佗到達了嶺南地區。秦始皇統一嶺南后,先后在嶺南設置了南海郡、桂林郡、象郡。并且,在南海郡設置了古龍川縣、博羅縣、番禺。當時,秦兵主力主要駐守在東江流域的古龍川縣和古博羅縣,與此同時,韶關樂昌一帶、廣西各地,也有一部分駐軍留守邊疆。秦滅亡后,中許多人都留了下來,成為廣東、廣西地區最早的客家先民。
從廣東梅州、惠州、河源、韶關,以及福建、江西地區遷移過來的。這些遷移歷史,在當地的地志和族譜上都有明確記載。這就是為什么,廣西客家人講的客家話(
客家人,這也是廣西地區第二大客家人聚居縣。除此之外,北流市、容縣、興業、玉林合計有
一代宗師語言學巨匠王力,也是博白縣客家人。王力先生,已經成為了玉林客家文化的一張名片。參觀過王力故居的游客,都知道博白王氏家風為:“尊祖崇教愛老幼,忠誠勇敢衛,勤奮謙恭學本領,仁義正直睦鄉鄰。”
北海,是全國14個沿海開放城市之一,也是抗日名將、十九路軍創始人陳銘樞將軍的故鄉。北海的客家人主要分布在合浦縣,北海市轄區呈零星分布狀態。除此之外,著名旅游景點潿洲島上的居民,百分之八十以上都是客家人。
第三,欽州、防城港(包括東興)地區的客家人人口,超過了100萬。防城港的客家人,主要分布在,防城區的大菉、扶隆、那良、那梭、峒中等鄉鎮以及東興市的馬路鎮,防城區的華石、防城、茅嶺3鎮,東興市的江平鎮,上思縣的平福鄉、在妙鎮也有部分居民講客家話。其中,黑旗軍首領、抗日、抗法民族英雄劉永福,就是祖籍博白縣的防城港客家人。
鎮南關抗法民族英雄——馮子材,也是欽州客家人。1885年,法軍侵略我國西南領土,民族危難之際,馮子材老將軍,義無反顧,義軍,奮力抵抗!
粵軍首領、“南天王”陳濟棠,也是防城港客家人。在他主政廣東時期,為廣州早期的城市建設、經濟發展做出了重要貢獻!
第四、賀州,也是廣西客家人的重要聚居地。賀州,全市有80多萬客家人,超過60%的本地人都會說客家話,客家話是賀州市僅次于普通話的通用語言。賀州,還擁有華南地區保存完整、規模宏大、歷史悠久的客家圍屋建筑群。其中,位于賀州市蓮塘鎮的江氏圍屋,是目前中國保存最完整、規模最大、歷史最悠久的客家古建筑之一,素有江南“紫禁城”之美稱。
第六、貴港市的客家人,超過了100萬。其實,在廣西,很多客家人不僅講客家話,也會一點白話、桂柳話。位于貴港港南區木格鎮云垌村的君子垌客家圍屋群,是廣西最大的客家圍屋群。據了解,該圍屋群的圍屋建筑最早建于清乾隆末年,大部分建于清咸豐年間(1851—1861),圍屋群面積約有6平方公里。2019年6月,君子垌圍屋群,成功入選級第五批傳統村落名錄。
第七、除了以上地區,廣西南寧市、百色市、崇左市、梧州市、桂林市、來賓市、河池市七個城市的客家人人口總數遠遠超過了100萬。其中,南寧市就有20多萬的客家人。所以說,廣西地區的客家人,保守估計,也不止800萬。這讓很多人想起了,海外的客家人第一聚居地印度尼西亞,也有800萬客家人。正所謂,有日頭的地方,就有客家人。無論身在何方,客家人,都要銘記:寧賣祖宗田,勿忘祖宗言!
聯系人:李
手機:13658489879
電話:0598-8591900
郵箱:59896898@qq.com
地址: 三明市三元區碧桂園247幢20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