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幾年,明溪縣胡坊鎮瓦口村支部鄺盛財總為一件事發愁:村集體的生態公益林地年年都被外來紅菇采收大軍“襲擾”,林區管理和紅菇采收秩序受到嚴重挑戰。
鄺盛財說,瓦口紅菇是十里八鄉有名的。每年產出的紅菇往往數量多、質量好,市場行情喜人,是村民增收的重要渠道。多年來,四至五月小季,立秋到白露時節大季,吸引鄰近鄉鎮,甚至周邊市、縣的村民蜂擁進山采菇。
瓦口村民的利益卻外流了。“先下手為強”式的無序競采也造成了驚人的浪費,許多菇丁還不及小拇指大小,沒等長成大菇就被掐走了,最后的收益落差能達到幾倍。搶菇競賽還誘發了安全隱患。
自然村鄺坊的紅菇資源最優,往年受到的侵擾也最重。今年8月中旬,組長鄺貴財說:“這么多年了,大家都想把紅菇資源管好,護好,苦于少一個牽頭人,那我們鄺坊村就來帶個頭!”
全村70戶人家緊急召開小組會議商討對策,決定建立紅菇采摘基地,著力解決好紅菇資源外流以及無序競采等問題。會上提出三條措施:用鋼瓦片筑墻封閉200多畝的產菇林區;基地各主要入口安裝監控;采菇期內派人24小時輪班值守。
大家還商討了集資入股機制,以每人出資300元為一股,籌集項目啟動資金?;亟ǔ珊髮嵤┬乱?,定時開放、關閉入口,統一控制全村進山采菇的時間段,給紅菇生長成材留足時間,避免把小菇丁“扼殺在搖籃里”。采摘人員結伴進山,做好出入登記。各家自采自銷,但要向小組繳納每斤濕菇60元的管理費,從次年開始,這些管理費用扣除必要開支后,依股份向各家分紅。
鄺坊決心邁出探索第一步,瓦口村兩委大力支持,將鄺坊的紅菇采摘基地作為全村試點。8月21日,瓦口召開村民代表大會,由鄺貴財介紹鄺坊紅菇管理模式。
“會上決定,如果鄺坊試點片的做法成功后,將重新劃分瓦口的生態公益林,均衡分配紅菇資源,各自然村均可效仿鄺坊自主經營管理,村兩委初定按每畝20元的價格收取租金。”鄺盛財說道。
說干就干。鄺坊很快籌得前期啟動資金10萬余元,當月下旬就施工完畢,26日鎖閉路口,27日全村統一進山采菇。鄺貴財說,一周左右的采菇時間里,外來采菇人員均被勸退,基地采摘活動秩序井然。
曾有幾戶采菇能手希望維持“自由競爭”,但終歸拗不過鄉鄰情面同意了。他們驚訝地發現,有序管理下的采收效益比以前更好了,大家不再你爭我奪,以往五六個小時的搜索時間也縮短為一至兩個小時。
新規讓紅菇產業惠及各家各戶。紅菇采摘不再是“能人吃肉、老弱旁觀”的強者游戲,缺乏采摘勞力的家庭也能通過后勤管理和入股分紅獲益。鄺坊的紅菇產業從此受到全村關注、廣泛助力。
“我們事后總結,發現部分村民仍有小菇丁不撿白不撿的心理,今后考慮采取按品類收取管理費等措施。”鄺貴財說。
鄺貴財也表示,目前紅菇采摘剛剛結束,小組還在對基地運營的整體效益進行評估,之后將形成總結,向村兩委報告。
“胡坊鎮是省級林下經濟重點鄉鎮,近年來,始終堅持建引領,充分發揮獨特資源優勢,把林下經濟作為實現‘兩山’轉換和實施產業振興的重要抓手。胡坊將對瓦口鄺坊紅菇采摘試點片、眉溪紅菇保育擴繁基地等產業模式總結梳理,將如何保護好、管理好、利用好野生菌菇的經驗適時推廣,不斷探索林下經濟產業發展新路徑。”胡坊鎮委黃緯說。(詹鐵笛)
聯系人:李
手機:13658489879
電話:0598-8591900
郵箱:59896898@qq.com
地址: 三明市三元區碧桂園247幢20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