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日凌晨,夜深人靜下的北京清寒刺骨,國貿新地標“中國尊”南側的工地卻熱火朝天,在CBD核心區六工區施工現場,基建設備轟鳴。
100多公里外的雄安新區工地上,塔吊林立燈火通明,諸多履帶起重機、混凝土泵車和挖掘機,正忙碌作業。
千里之外的湘江之畔,三一重工“18號廠房”的大屏幕上,實時滾動著遍布全國40多萬臺挖掘機、吊裝設備、混凝土機械等設備的大數據,設備每揮動一鏟、移動一步都有跡可查。
借助工程機械車聯網系統,海量工程機械的應用數據,從萬千施工現場“流淌”到三一重工,每臺設備的定位、型號、開機時長等數據一目了然,一張實時反映中國經濟活力的指數地圖躍然屏上。
“從機械傳回的實時數據來看,下半年挖掘機、起重機、混凝土攪拌站的‘上班時長’超越去年同期。”三一重工孵化的工業互聯網平臺樹根互聯負責人賀東東說,“挖掘機指數”不僅反映經濟活力,還清晰展現中國基建的火熱圖景。
國家統計局最新數據顯示,10月份,我國挖掘機產量35098臺,同比增長42.4%;前十月挖掘機產量307284臺,同比增長32.7%,創歷年新高。
前海開源基金首席經濟學家楊德龍表示,挖掘機銷量井噴,說明我國基建投資明顯提速,復工復產水平不斷提升,經濟正加速復蘇。
-11.6%,24.8%,33.2%,這是今年前三個季度國內市場挖掘機單季銷量的增長曲線%,這是前三個季度我國經濟的季度增速變化。
“如果說投資、消費、出口是拉動經濟增長的三駕馬車,那么制造業、基建、房地產則是拉動投資的三駕馬車。”楊德龍說,制造業投資存在明顯的順周期性,而房地產投資總體平穩。
江蘇昆山,三一重工產業園。露天停放場上,黃色涂裝的挖掘機密密麻麻地排列著,等待交付。自4月以來這里一直滿負荷運行,夜里工廠依然燈火通明。由于訂單量大,物流公司正忙著連夜發貨。
徐州重工廠區,深圳一家工程建設公司的董事長張洋,一口氣購入36臺挖掘機,正焦急等待交貨。前十月,徐州重工挖掘機銷量同比增長53%,全年銷量預計比2018年翻一番,再創歷史新高。
零部件產商江蘇恒立液壓也忙得不可開交。公司的油缸和泵閥需求旺盛,帶來營收和利潤高速增長。前三季度實現營業收入53億元,同比增長39%;凈利潤14.7億元,同比增長61%。
三一重工總裁向文波認為,上半年經濟雖遭受疫情沖擊,但國家推出“六穩”“六保”一系列政策,特別是加大基建投資,挖掘機行業迎來非常好的銷售行情。
——投資強度加大,新老基建同步推進。截至11月底,全國有31個省份挖掘機累計工作時間均實現正增長,有12個省市同比增幅超50%,主要集中在東北、西北地區。而應用于橋梁隧道施工的混凝土機械,在華南、華北、華東地區累計工作時間呈現正增長。
——下半年建設進程明顯加快。以吊裝設備的履帶起重機為例,作業時間在1至5月同比負增長,到6月出現年內首次正增長,并維持至今;1至11月累計工作時間超過去年同期。
——民生工程積極上馬。截至11月底,用于交通、市政等領域的旋挖鉆機累計工作時間同比增長30%,位列工程機械首位。單月工作時間同比大幅增長集中于3月至7月,其中4月、6月、7月實現倍數增長。
——湖北基建投資力度加大。挖掘機、吊裝起重設備累計工作時間同比增長35%、21.7%。
基建是逆周期宏觀經濟調控的有效工具,而基建投資的主要融資工具是專項債。為此,專項債提速擴容。今年國家安排地方政府專項債券3.75萬億元,比去年增加1.6萬億元。
在挖掘機市場,面對歐美日等地工程機械銷售額大面積下滑,中國挖掘機產銷量卻快速增長,占全球產量比重有望攀升至七成左右,成為寒意籠罩的世界經濟中一股強勁動力。(記者戴小河、鄒多為、白田田、夏子麟、張驍)
2023年11月13日,國內首座港口商品車智能立體車庫在山東港口煙臺港建成并投入試運行。該車庫占地13000平方米,可容納商品車3000余輛,較平面堆存能力提升3倍以上,可完成智能理貨、智能調度、智能轉運。
日前,姚莊鎮沉香村生態農場近千畝橘子園已碩果累累。近年來,當地依托自然優勢,以柑橘產業、鄉村景觀資源、親子旅游市場為基礎,與橫向的藝術產業、旅游產業相融合,在農民增收、鄉風涵養等方面均取得了顯著成效,探索出了一條具有本土特色的共富新路徑。
2023年11月7日,江西省高安市一家機械有限公司員工在生產車間趕制工業接頭等產品。該公司2022年被工信部列為第三批專精特新重點小巨人企業,其研發的新型無滴漏干式軟管接頭組件填補了國內空白,達到國際先進水平。
2023年11月7日,在云南昆明滇池(海洪濕地)湖畔,大批紅嘴鷗已抵達昆明,給春城昆明增添了一道靚麗美景。
2023年11月6日,浙江省金華市,工作人員對光伏設備進行巡視維護。近日,金華傳化公路港第二期容量為2.91MW(兆瓦)的屋頂光伏成功并網,標志著企業“光伏+儲能”這一新型小循環能源體系的建立,為企業的電力降本增效提供良好條件。
2023年11月6日,在甘肅省張掖國家濕地公園湖水中,成群的天鵝、斑頭雁等候鳥在這里休憩覓食。
近年來,當地依托自然資源優勢,把發展特色產業作為鄉村振興的重要抓手,采取公司+合作社+集體+農戶的發展模式,大力發展有機富硒鮮食玉米深加工產業,帶動集體增收,群眾致富。
2023年10月12日,北大荒集團建設農場組織大型機車群對種植的20.61萬畝大豆進行搶收,確保成熟的大豆顆粒歸倉。
2023年10月8日,在安徽省安慶市岳西縣天堂鎮,樓宇、山巒、河流、道路與云霧交相輝映,構成一幅和諧美麗的畫卷
2023年,泰州市海陵區實施雜交水稻制種0.56萬畝,預計可向市場提供水稻良種250余萬斤。
在侗族村寨中,向來有“有寨必有鼓樓,有河必有風雨橋”的說法。這種特色是侗族人民長期在山區生活的經驗體現
近年來,各地不斷加強生態環境治理和修復,濕地生態環境明顯改善。隨著濕地公園的建設,濕地環境得到了有效的改善和保護,眾多鳥類在此現身,棲息覓食、追逐嬉戲,成為濕地一道靚麗的風景線
2023年8月30日清晨,在山東省榮成市桑溝灣海洋牧場周邊的風力發電場,風力發電機映著朝霞、漁船、海洋牧場,源源不斷輸送綠色能源
近年來,江蘇省海安高新區社區教育中心為豐富社區退休人員的業余文化生活,堅持從老年人的特點出發,以欣賞—模擬—學創的舞蹈課教學模式,積極探索應對老齡化的舞蹈教學,受到了退休人員的喜愛。
2023年8月21日,重慶市梁平區屏錦鎮萬年社區,錯落有致的村莊、金色的稻田、蜿蜒的鄉村道路相映成景,勾勒出一幅鄉村美麗畫卷。
光明網聯合中國圖片社精選中國圖片大賽歷屆獲獎作品,以“鄉村振興、共同富裕”為主題,展現鄉村振興新圖景。用圖片講好中國故事,以影像傳播中國聲音。
聯系人:李
手機:13658489879
電話:0598-8591900
郵箱:59896898@qq.com
地址: 三明市三元區碧桂園247幢2005